來源:法制晚報社 發布時間:2018-2-13 9:33
2018年春運,乘高鐵回家的旅客有望吃上“家鄉菜”了。據全國最大的鐵路配餐中心——北京京鐵列車服務有限公司介紹,今年春運,將根據不同線路及沿線區域性飲食風俗習慣和旅客用餐需求,生產6個價位(10元-99元)18種套餐。昨天,記者探訪該中心,見證了高鐵盒飯從擇菜到烹調、檢測、裝運全過程。
經過一系列的消毒程序,“全副武裝”的記者終于進入了全國最大的鐵路配餐中心,每天從北京始發的高鐵動車組等列車盒飯、配餐等均從這里分撥。進入2018年春運以來,日均產銷餐食及動臥晚餐超過2萬份。
據介紹,盒飯套餐分冷鏈、常溫鏈兩種類型,冷鏈菜品保質期一般為72小時,在車上用微波爐加熱后,就可供給旅客。常溫鏈一般保質期為3至6個月,用于突發情況時的救援供應等。
一份動車組盒飯到底如何誕生?從環境來看,配餐中心就是一個大型的現代化“中央廚房”,蔬菜、肉食原材料全部采自種植、養殖基地或者是知名品牌供應商,保證食材綠色環保。
據介紹,目前配餐基地還有化驗室,每天早晚對食材進行理化和微生物指標檢驗檢測,同時進行5天為期的留樣。
記者從京鐵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2018年春運期間,公司會根據不同線路及沿線區域性飲食風俗習慣和旅客用餐需求,生產包括香菇素包、辣子肉丁套餐、素燒三鮮套餐、梅菜扣肉套餐、黑椒牛仔骨套餐等6個價位(10元-99元)18種套餐。此外,該中心還每日生產100份素食套餐,并逐步加大生產量,滿足素食者的用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