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邦動力網 發布時間:2018-2-19 9:19
2月8日,杭州綜試區正式啟動了跨境商品特殊區域出口,3300余件戶外運動服裝自下沙園區出發,通過杭州海關監管后運往國外。許多讀者在后臺留言說不清楚該模式的應用場景及優勢,小編今天就為您好好扒一扒。
特殊區域出口模式在業內又被稱為保稅出口模式,2018年2月8日這次的走貨成功則意味著跨境商品特殊區域出口B2B和B2C模式的全面走通,標志著跨境商品全新出口模式在杭州正式“落地”。
首先,小編先介紹一下跨境保稅出口的流程。
1)入區:國內企業根據海外市場預期,將物品提前備貨進入下沙園區跨境電商保稅倉庫(以下簡稱保稅倉),根據不同的市場預期,分兩種方式,一是有明確的市場預期,報關入區,區外企業可提前辦理退稅、結匯等手續;二是市場預期不明,按照暫時進出區方式入保稅倉非保稅區域,如未完成交易,可退出區外。
2)區內:出口備貨在保稅倉內集中,電商前臺上架銷售,推送訂單,庫內進行訂單生產,倉內實現多供應商產品、套裝組合、庫內集拼等功能。
3)出口:根據電商訂單,匯總報關,根據訂單的主體和運輸方式的不同,實現一般貿易(B2B)或者小包出口(B2C)。其中,入區時按照臨時進區方式入區的物品,實際出口時匯總報關,辦理退稅、結匯手續。
4)退換貨:退換的物品可從境外進入保稅倉內,在保稅狀態下完成理貨,實現重新上架銷售出口,與海外倉聯動,滿足電商要求。降低海外理貨成本。
特殊區域出口模式流程圖
跨境商品特殊區域出口模式對于跨境電商出口賣家的好處是什么呢?
入區即退稅
第一,相比“離境退稅”,利用保稅區“入區即退稅”的作用,可以讓賣家實現快速退稅,而不必等到貨物真正銷售出去才去做退稅申報,加速退稅流程,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這一模式滿足了跨境出口訂單碎片化、多元化的要求,解決了傳統跨境小包出口結匯、退稅、數據統計難等問題,提升了貿易效率。
解決報關難題
第二,對于供應商較多,商品品類也很多的賣家來說,根據亞馬遜銷售的模式,小批量入FBA的產品對于供應商來說開票一直是難題。
應用跨境特殊區域出口模式,貨物進保稅倉后可以先把所有的貨一次性報關轉到H賬冊,按照銷售情況安排各站點多批次發貨,貨物離境前就可以先安排供應商開發票申請退稅。
亞馬遜澳大利亞站目前暫不支持FBA入倉的,只能發小包給客戶,而發小包無法達到供應商發票合規化、陽光化的要求,但是特殊監管區目前新增加的B2C出口途徑,剛好解決了所有的困惑,還是可以跟B2B一樣,把貨統一報關分批出口。
利于測試新產品
第三,在對新產品及新市場的前景不是很有把握的時候,備貨在海外倉面臨著極大的資金和庫存壓力,運用此種模式,商品可以在產生訂單后再進入保稅區域,之后投遞到終端消費者,在非保稅區域的庫存根據訂單情況再決定補貨順序和數量。一旦貨物賣得不好,只要申請內銷補稅,這批貨物很快就能從園區拉回工廠。
合理解決稅務問題
第四,進入國外海外倉需要按照一般貿易進口的方式交稅,特殊區域出口零售模式是以小包物品方式直接到達國外消費者手中,對于歐洲來說,直發的商品貨值控制在22歐元內就可以合理避開稅務問題。
退換貨成本低
第五,退換的物品可從境外進入保稅倉內,在保稅狀態下完成理貨,實現重新上架銷售出口,與海外倉聯動,滿足出口電商要求,降低海外理貨成本。
一盤庫存賣全球
最后,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也是最大的制造中心之一,在跨境電商和互聯網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擁有了龐大的全球商品庫。這時,電商企業能做的不僅僅是普通的進出口生意,而是讓把全球供應鏈的商品變成一盤貨,買全球賣全球,簡單理解就是把某一國家的產品進口到中國賣給消費者的同時,這一產品也供給其他國家的消費者。
跨境商品特殊區域出口模式將助力有實力的賣家建設“全球中心倉”,實現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同倉調撥,小額交易和大宗貿易同倉交割,外貿與內貿同倉一體,幫助他們“一盤庫存賣全球”。
據為多家跨境企業代理特殊區域出口的杭州樂鏈公司王經理介紹,這種新模式瞄準跨境出口企業的痛點對癥下藥,一經推出,就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