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網 發布時間:2018-3-12 8:45
垂直母嬰電商的宣判期,似乎就要到了。這一次“母嬰電商春天”的定義者將要來源于天貓京東等的綜合性電商,其們對母嬰市場的收割戰正在全面打響。
3月6日,京東對外宣布,旗下京東超市與母嬰用品品牌菲比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簽署了三年總計15億元銷售額的大單。對于此次戰略合作,京東商城消費品事業部母嬰采銷部總經理劉利振表示,京東與菲比達成戰略合作,并不是單純地為了三年完成15億元的銷售額。
下一步,京東將利用大數據、優勢的物流配送服務及覆蓋各大場景的用戶流量入口,以模塊化的方式輸出技術、用戶流量、品牌營銷、物流倉儲等能力,全面賦能母嬰產品生產企業向線上轉型,實現產品、品牌營銷及數據開放共享等多維度的合作,滿足消費者對于更高品質母嬰產品的需求。
唱衰母嬰垂直電商的言論因此算是定了調子,盛極而衰的事物當然之理在母嬰垂直電商領域也算是應了驗。曾經振聾發聵的母嬰垂直電商的“螞蟻絆大象”的野望故事由此迎來了一個平淡無喜的結尾。作為被冠以母嬰垂直電商“拉客”關鍵的差異化定位的商品品類,在屢屢假貨事件的背景下也同時失了作用。比如某些母嬰垂直電商,頻頻出現在中消協公布的“商品涉假”名單里,著實有些消耗平臺來之不易的流量和信任,所以日后的黔驢技窮也就自然而然了。
而在新零售的跑道里,母嬰垂直電商因“以輕為重”的戰略使然奔跑起來也顯得非常“慢條斯理”。可以說,垂直母嬰電商伴著線上紅利有過夢幻般的開局,然而在線上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母嬰垂直電商的轉型發展也并沒有多高明。媽媽網CEO楊剛曾公開表示,垂直電商狹窄的品類與有限的體量決定了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與大平臺來競爭。他甚至預言,三年之內,所有母嬰垂直電商平臺都會消失,或被綜合電商平臺收購合并,或者發展成綜合電商平臺。
而對比來看,不管是平臺上的品牌合作還是母嬰新零售的戰略試水,綜合性電商平臺起碼擁有看得見的戰利品。以眾多母嬰品類品牌戰略合作為基礎,以平臺賦能為路徑,以聯合創意營銷為升華,聯動線上線下渠道,共同構建成母嬰零售體系中的重要部分,為消費者打造多樣化的購物場景,這是綜合性母嬰電商的基本策略,也是強勢所在。
在母嬰新零售戰略上,天貓設立了智能母嬰室。3月1日,天貓智能母嬰區在大潤發上海楊浦店落地,其通過“場景化、主題化、人群化”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重構傳統零售業態。而京東也開設了線下母嬰體驗店。劉利振介紹,今年3月底京東“母嬰體驗店”將會開設超過1000家,在2019年實現5000家的目標,京東母嬰也希望有更多的品牌加入其中。
此外,對于綜合性電商來說,由于品類更加豐富,用戶基數也更大,相對來說能夠攤薄昂貴的流量購買成本。據億歐了解,京東的營銷費用營收占比基本維持在2%左右,而絕大多數的垂直電商則在10%以上。而且憑借巨大的平臺流量,綜合性電商理論上又能夠給品牌帶來更多的成交量和交易額,企業從而有能力去揮筆其漂亮的營收和利潤。
終究而言,母嬰電商的底色是零售。而在零售的賽場上競爭,基本功便是流量的獲取及復購率的保證。況且,互聯網時代的零售行業還需面對互聯網時代所屬的行業定律,即二八法則在零售行業下的表征——阿里騰訊的對沖狂歡。所以,垂直母嬰電商在“偽命題”里憑借著時代運氣而生,在看似門可羅雀的“輝煌”發展階段又曾傲嬌地遺漏關鍵的產品體驗服務,在當今線上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也終迎來了“歷史終將證明”。
在夾縫里求生存哪有那么容易?盲目自信和妄自菲薄就更無道理了。不管是母嬰綜合電商還是轉型后的母嬰垂直電商,拋開零售的種種參與因素,做好產品和服務才是必要之道。其余關乎發展的林林總總,就只有交給自身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