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8-3-12 8:45
對于廣大國內消費者來說,跨境電商的商品,質量有保障是最大的優勢。
前不久,央視曝光部分海淘網站物流造假、產品造假、海淘造假甚至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那么,跨境電商如何保障商品質量就成了消費者最關心的事情。
記者采訪得知,一般來說,國外產品進入國內除了常規的一般貿易方式之外,對跨境電商來說主要是三個渠道。第一個是快件清關,也就是通俗的代購。國外供應商通過國際快遞將商品直接從境外郵寄至消費者手中,無海關單據。第二個渠道是集貨清關,即先有訂單再發貨,相當于企業的海外倉。商家將多個已售出商品統一打包,通過國際物流運至國內的保稅倉庫,電商企業為每件商品辦理海關通關手續,經海關查驗放行后,國內快遞派送至消費者手中,每個訂單附有海關單據。第三種就是備貨清關,即先備貨后有訂單。我省注冊的跨境電商這種形式居多。他們將境外商品批量備貨至海關監管下的保稅倉庫,消費者下單后,根據訂單為每件商品辦理海關通關手續,在保稅倉庫完成貼面單和打包,經海關查驗放行后,快遞派送至消費者手中,每個訂單附有海關單據。上述三種都是正規進口的貨物,品質有保證。
記者在武宿綜合保稅區了解到,網購保稅跨境電商模式下,跨境貨物全程處于海關、國檢的監管之中。在貨物溯源方面,貨物從境外海關監管啟運,全程封箱送達中國境內港口,報關計入電商企業海關賬冊,售賣后報關出區核減賬冊數量,做到了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并且有數據留存。在商品質量方面,電商貨物到達海關監管區域后,即由國檢部門進行商品抽檢,將抽檢商品送交第三方權威實驗室檢測。只有成分合格、衛生檢測合格的商品,電商才能上架進行網上售賣。
網購商品從網上下單到最后消費者拿到手,有很多環節。每一個程序都需要環環相扣。比如前文所述,有的海淘網就是買假售假,偽造各種信息,最后消費者拿到的自然也就是假貨。
記者所采訪到的幾個跨境電商零售企業負責人說,從行政管理部門角度來看,無論是海關還是國檢,能做的都做了,該做的也都做了。但是一些商家居心不良,市面上便宜的假貨不少,除了市場管理部門嚴格執法外,還是要培養誠信意識,營造誠信氛圍,加大違法成本,讓造假售假者傾家蕩產,才能杜絕假貨。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位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的微信一直在滴滴響。他打開一看,笑了。原來,有供應商問他要不要安耐曬。他問多少錢,對方說70多元。而且直接說是高仿的,外觀看不出來。這位年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正品安耐曬在日本購買,免稅最少也是150元人民幣以上,運回國內,成本再低,利潤再薄,賣200元左右就是良心價格。市面上說的110元等價格,絕對是假貨。”他表示,作為跨境電商經營者,真的是憑良心做買賣,靠的是企業和行業自律。
記者還得知,省內注冊的正規跨境電商企業,所經營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大品牌。這些大品牌產品有自己的市場聲譽,消費者認可,整體進入中國的數量比較多,也便于從別的保稅區清關出庫,調運回山西銷售。
所以,要買到正品國外產品,還是要到海關監管下、平臺和海關系統對接的能真實傳送單據的跨境電商企業購買,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