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運網 發布時間:2018-7-16 9:6
7月10日,“中國航運50人論壇”2018夏季峰會在上海遠洋賓館隆重召開。作為今年航海日論壇的四個專題論壇之一,夏季峰會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近年來,隨著我國“海運強國”戰略的穩步推進,如何在新時期建立符合當前行業發展的航運服務體系,成為航運“軟實力”考量的重中之重。從提升航運服務的管理意識,到推進航運服務的結構調整,再到高端航運服務有序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企業的業務創新,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管理變革。圍繞“提升上海綜合服務能力 建設世界級的國際航運中心”主議題及行業熱點問題,港航業界近70位“大咖”齊聚一堂,各抒己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徐祖遠:向航運強國加速邁進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航運業需要留意三個方面的機遇和挑戰,一是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各參與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大幅增加,勢必會帶來的商品運輸的增加。“一帶一路”和經濟全球化,給航運業帶來繁榮機會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策”;二是今年十一月將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口貨物的數量、品類的大幅提升,將改變我國航運業傳統的運輸結構和服務內容,也將是航運業調結構、轉方式的必然要求;三是中美貿易摩擦對航運業的影響。因此,建立高效、優質,具有抗風險能力的航運服務體系。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揚:改革開放40年后水運又迎來黃金機遇期
在交通強國的背景下,改革開放40年后水運行業將迎來黃金機遇期,水運如何發展成為關鍵因素,中國航運事業在國際上競爭力不斷提升,強水運首先體現在沿江沿海港口的不斷發展,加快海外布局戰略,不斷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水運強還體現在強化水上服務業,通過國家運輸結構調整,未來3年鐵路進入所有港區和物流園區將成現實,鐵路將從公路分擔8億貨運量,水路將分擔5億貨運量;第三體現在強科技,通過技術革新,未來智能航運的核心將是利用高科技形成航運新業態。
上海市虹口區副區長袁泉:航運服務中心品牌形象基本樹立
據介紹,去年該區成立上海北外灘航運聚集中心,引入中國船東協會、中遠海運重工等企業,今年上半年航運產業累計實現區級稅收近18億元,占全區財稅收入比重20%以上,全區已集聚航運功能性企業36家,4000多家航運企業。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出臺《關于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提出“推進國際航運中心高端服務能力取得新突破”,更加注重提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不斷增強上海航運服務品牌國際影響力,這為北外灘下一步發展明確了方向。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航運生態
在打造高端航運服務業的進程中,如何提高航運資源配置效率成為決定中國航運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要進一步轉變航運發展模式,由對標“世界一流”向“自主創新”轉變,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航運業體系;要加快中國航運業未來發展的可行性、科學性研究,將航運與金融有機結合起來,加快航運衍生品開發;由政府主導,合理分配航運資源,加快中國航運業轉型升級。
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激活長江航運綠色基因
在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的指引下,加快綠色航運建設,是當前綠色長江發展一項重要任務。未來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發揮長江航運優勢,以綠色發展倒逼航運體系轉型升級,推進長江航運健康發展;加快綠色航道建設,實現由“單純的航道整治”向“整治+生態修復”轉變;加快綠色港口生態化,加快岸電設施建設,充分提升航運資源利用,提高鐵水聯運比例,未來爭取在長江沿線實現40%鐵路進港區。
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徐國毅: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非常重視。他指出,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尤其是港口一體化發展,需要通過規劃制定加強區域協同,實現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通過理順體制機制,營造市場有序競爭的格局;通過消除行政壁壘,提高行政服務質量和效益。落實到上海,他指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需要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這需要統籌規劃功能區,合理定位港口群功能。他介紹,交通運輸部即將牽頭修改港口規劃并于2019年完成這項工作。另外,要以資本為紐帶,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主體,加快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以雙輪驅動為抓手,優化集疏運體系和現代航運服務體系;以生態環保為契機,推動綠色港口建設;以供應鏈為引導,推動“一體兩翼”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