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道路運輸網 發布時間:2018-11-13 8:28
一場全民購物狂歡之后,以快遞企業為代表的物流行業接棒了雙11的下半場,天量包裹經由他們送入千家萬戶。與過去相比,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加持下,今年快遞件量預測精準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爆倉”已逐漸成為過去時,按小時乃至按分鐘級的配送效率,為人津津樂道。與此同時,快遞業紛紛開始為包裹插上綠色翅膀,環保成為物流新常態。
日均處理量達日常2倍以上
據深圳市郵政管理局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市郵件、快件處理總量將達1.5億件,其中收件量將突破1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3.5%;投遞量將達5000萬件,同比增長38.9%。預計最高日處理量2700萬件,是日常處理量1200萬件的2.3倍;日均處理量達2500萬件,是日常處理量的2.1倍。
為保障海量包裹平穩消化,市郵政管理局表示,已督促郵政、快遞企業建立“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運作機制,控制好攬收節奏,防止出現郵件、快件擁堵、積壓等現象。并要求企業重點加強末端網點、分撥中心和區間運輸的能力儲備,并加強對臨時新增的末端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操作訓練。
統計顯示,為保障雙11后的物流暢通,今年全市寄遞企業新增雙11旺季處理場地51個,新增處理場所面積達14.1萬平方米,新增作業處理流水線185條。全市郵政、快遞企業增加旺季操作人員9900多人,增加車輛2200多輛。
大數據預測流向避免“爆倉”
從肩背手提到智能分揀,再到機器人作業,伴隨著雙11成交量的增長,快遞業逐步實現了智能化升級。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加持下,今年快遞件量預測精準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以順豐為例,其在綜合考量電商促銷活動、節假日件量變化、客戶類型、區域特性等因素,分析件量歷史波動規律后,將快件量的預測提升至城市、行政區甚至每一個派送網點、每一條流向、每一個小哥,實現更加合理、高效的整體資源配置。今年公司推出了升級版貨物前置服務3.0解決方案,在部分一線城市試點微倉服務。順豐根據預測數據在微倉提前存儲貨物,縮短物流流程,減少客戶等待時間。
為備戰雙11,中通自主研發了動態業務看板。可實時掌握訂單流向、區域熱度、線路壓力、渠道占比、中心操作和末端消化效率,并能根據包裹流轉節奏,切換訂單、攬收、運輸、配送視角,與實際業務同步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