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 發布時間:2019-1-21 9:14
在1月14日開幕的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江海聯運、陸海統籌、空港直航,打造海上、陸上、空中、網上四位一體的國際大通道。
江蘇走向高質量發展,最迫切的是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表示,江蘇交通將加快補齊突出短板,著力優化運輸結構,切實提升出行服務水平,加速推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奮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以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支撐區域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
補短板 規模化快速化
1月9日,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項目——江蘇常泰過江通道開工建設,采用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三種功能合一的集約化過江方式。
為推動南北大融合、大發展,江蘇去年新開工過江通道3個,在建項目達到7個,形成規模化開工、快速化推進態勢。除了已開工的常泰過江通道,今年還將開建龍潭過江通道,繼續推進滬通長江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等過江通道建設,加快揚子江城市群建設,促進長三角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去年以來,江蘇省深入貫徹關于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部署,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大動作”:探索高鐵自主規劃建設新模式,組建省鐵路集團;推進機場資源整合,依托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組建東部機場集團,培育壯大基地航空公司。
目前,江蘇已建立涵蓋鐵公水空的省級交通發展平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快速推進,鐵路、航空、水運等短板加快補齊,綜合交通網絡日益加密。
隨著去年年底青鹽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江蘇鐵路總里程突破3000公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升為“4E”級,鹽城南洋機場T2航站樓建成啟用,全省通用機場總數達到10個;建成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和長江福南水道12.5米進港航道,沿江沿海新增7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完成三級航道疏浚138公里,水運通過能力顯著增強。
陸永泉表示,江蘇今年計劃完成綜合交通建設投資1370億元,建成綜合交通網絡5000公里以上,重點構建統籌協同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努力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樣板。
放眼全省,江蘇鐵路在建里程近1500公里,今年力爭開工建設寧淮鐵路、北沿江高鐵、滬蘇湖鐵路、滬通鐵路二期等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連云港新機場,繼續推進“一區三港”重點項目建設,續建一批航道整治工程,建成高速公路163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40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4331公里。
城鄉一體 出行更智慧更舒適
2018年,江蘇共完成綜合客運總量12.2億人次,其中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6.4%。今年,江蘇將優化機場功能定位,積極整合機場資源,培育壯大基地航空公司;推動旅客聯程運輸發展,深化定制客運發展,大力提升長距離客運舒適度。
“出行即服務,我們要努力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全面打造舒適出行服務品牌。”陸永泉介紹,2018年江蘇發布了可應用于省內公交、地鐵、出租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交通一卡通移動支付平臺,持手機可通乘全省13個市的公共交通工具。當前江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居全國第四,南京、蘇州成為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城市,今年還將新增、優化公交線路100條以上。
生活在江蘇,交通出行更加智慧便捷、舒適高效。今年春運,江蘇將鼓勵客運企業提供道路客運購票、改簽、退票、掃碼進站一體化服務。聯網高速公路收費站移動支付系統也已啟用,車主可手機掃碼完成通行費支付。今年6月底前,江蘇將有6條高速公路提速,提速里程逾420公里。
出門就有路,抬腳就上車。目前,江蘇鎮村公交開通率已達83.7%,惠及全省約四分之三的農村群眾。今年,江蘇將大力實施鎮村公交攻堅工程,力爭新增80個鄉鎮開通鎮村公交。
南來北往的“船老大”們,也感受到了水路通行的智能化。當前,江蘇水上便捷過閘App用戶總量約3萬個,ETC過閘方式占80%,部分船閘達到90%以上。
便捷的交通,促進了鄉村旅游熱,交通旅游融合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被譽為“江蘇最美自駕公路”的溧陽1號公路,把溧陽最美的風景、分散的資源串成線、連成片。江蘇鼓勵各地利用低等級航道發展水上旅游,構建水上慢游通道,推進“水韻江蘇”旅游交通發展。
結構優化 降本增效
2018年12月28日,江蘇給公眾送上了一份新年禮物:當天15時起,高速公路蘇魯省界和省內5座跨江大橋收費站正式取消,極大提升了通行效率,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
貨運車輛在江蘇已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2017年起,持有“運政蘇通卡”繳納公路通行費的貨運車輛在江蘇享受10%的優惠,今年起享受八五折優惠;進出南京港、連云港港、太倉港的集裝箱運輸車及中歐班列集裝箱主要裝車點和集貨點的運輸車,在江蘇所有公路收費站全部免通行費。
一直以來,江蘇以“多式聯運、集約發展”為導向,努力降低物流成本。2018年,全省共完成綜合貨運總量23.3億噸,同比增長5.8%;中歐(亞)班列全年發送量突破1000列;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6.9%,新開通民航國際貨運航線4條,水路、鐵路貨運占全省貨運總量的比重分別提升至37.9%、2.6%。
“我們要打好運輸結構調整攻堅戰,重點加快打造以港口為節點的江海河、公鐵水聯運體系,力爭在推動‘公轉水’‘公轉鐵’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陸永泉透露,今年江蘇將以大宗貨物和集裝箱運輸為重點,推動公路貨物運輸尤其是中長距離公路貨運轉向水路運輸或鐵路運輸,發揮連云港作為陸海聯運結點的作用,推廣應用多式聯運、無車承運、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引導集裝箱貨源向內河港口聚集,努力拓展航空貨運能力。
多種交通運輸方式聯運,讓江蘇樞紐經濟發展呈現全新格局:綜合樞紐以高端商務、商貿等為重點,加快發展高鐵樞紐經濟;依托港口碼頭,沿江沿海地區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冶金、石化、造船企業。陸永泉表示,今年將加快建設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到2020年覆蓋所有設區市、50%左右的沿江沿海重點港區和內河重點港口,加速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網絡效應和整合效應,推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