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9-7-27 8:37
又被開2.42億歐元罰單,高通市場壟斷引發(fā)歐盟不滿
2019年7月18日,歐盟委員會官方宣布對高通公司處以2.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64億元)的反壟斷罰款。歐盟處罰的原因是高通在2009至2011年間濫用在3G基帶芯片組上的主導地位,通過“掠奪性定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華為、中興通訊出售三款UMTS芯片組,以此迫使其競爭對手Icera退出市場。
因壟斷歐盟接連處罰高通
對于調查,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表示:高通為了消除競爭對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客戶銷售這些產品,阻礙市場的競爭和創(chuàng)新,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然而,2.42億歐元的罰款對于2018年營業(yè)額達164.5億美元的高通來說,占比不足2%。
高通的壟斷行為影響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競爭 (圖/網(wǎng)絡)
除本次“掠奪性定價”反壟斷調查外,歐盟還對高通是否向客戶提供財務激勵進行調查,最終發(fā)現(xiàn)高通曾向蘋果支付特殊的費用,以換得獨家手機芯片供貨權,排擠包括英特爾在內競爭對手。因此,歐盟于2018年對高通公司開出9.9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6.80億元)的巨額罰款。
高通在美國和亞洲壟斷處罰不斷
除了歐盟對高通的兩起判罰之后,高通在美國也因為壟斷問題被FTC起訴,并裁定高通專利授權費的做法多年來扼殺了基帶芯片市場的競爭,并損害了競爭對手。因此高通需接受長達7年時間的監(jiān)控,以確保其不得以限制芯片供應為由要挾提高專利許可費,必須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條件下,提供詳盡的標準必要及專利許可證等。
高通被FTC起訴的核心原因是專利授權費問題(圖/網(wǎng)絡)
而事實上,高通在2015年也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被我國發(fā)改委罰款9.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0.88億元)。而后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也宣布高通在韓國存在壟斷行為,并處以約合人民幣60億元的罰款。
過去,高通對待這類壟斷調查或者處罰的態(tài)度多是罰款照交,但壟斷依舊,不過隨著5G網(wǎng)絡技術上,包括華為、聯(lián)發(fā)科等企業(yè)在專利、技術和產品上的不斷提升進步,高通壟斷的“好日子”恐怕并不會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