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是一種將供者糞便樣本轉移至腸道的醫療策略,目的是恢復患者正常的腸道微生物菌群。根據移植的來源,FMT可分為同種異體FMT(來自健康供體的糞便)和自體FMT(患者接受自己的糞便),其中,同種異體FMT是常見的。糞便微生物可在實驗室中通過四種不同的方法制備:粗濾、過濾+離心、微濾+離心、純化,這些方法可以縮短處理時間,以減少活菌的損失。糞便微生物群移植的部位包括消化道上段、中段和下段。菌群膠囊可以通過消化道上段給藥,而菌群懸液則可以通過結腸經內鏡腸管進入消化道下段~告別腸道亞健康,上海沃本菌群移植,科學調理,讓生活更美好!四川菌群移植的適用人群
為規范菌群移植技術的臨床應用,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2021年8月27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上海市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菌群移植技術管理規范(2021年版)》。該規范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開展菌群移植的比較低要求,適用于應用同種異基因菌群移植改善消化系統及腸道菌群紊亂所致的消化系統外疾病,其供體來源包括親屬及非親屬。上海市菌群移植技術管理規范的出臺,意味著菌群移植技術日趨成熟,確保了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將更有利于菌群移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河南小腸菌群移植臨床應用重塑腸道健康,菌群移植選上海沃本。
FMT在肥胖中的應用,混合供體或優于單供體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黃秀娟團隊在《Gut》發表研究,發現FMT用于肥胖時,多人混合的菌群效果優于單人來源的菌群,這或與產丁酸菌增加有關【5】。研究招募了47名肥胖患者來進行臨床試驗,分別有9名和38名患者接受了來自單一瘦供者(sFMT)和2-5名瘦供者(mFMT)混合的糞菌移植。
研究發現:與sFMT受者相比,mFMT受者更能誘導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降低以及產丁酸菌增加;13.2%的mFMT(應答者)和0%的sFMT受者體重減輕≥10%,與其受體相比,應答者多氏擬桿菌等19種細菌富集,產丁酸腸桿菌減少。
這是一項兩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納入87名14-18歲及BMI≥30的肥胖青少年受試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為膠囊菌群組(n=42)或生理鹽水安慰劑組(n=45),按性別分層。FMT組每名受試者服用來自于4名同性健康供體的菌群膠囊28粒,連續服用2天。在基線檢測以及干預后6、12和26周進行臨床評估。FMT干預對BMI-SDS(體重指數標準差評分)無影響。但在干預后6、12和26周,FMT組與安慰劑組相比,A/G比率(腰部/臀部脂肪比)降低,尤其女性表現更為明顯。提示FMT對于腹部肥胖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上海沃本和全國三甲醫院簽訂菌群移植的技術服務協議.
據預估,膳食纖維缺乏引起的結腸粘液屏障功能受損是易感性增加的原因之一。地中海飲食者表現出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糞便中降解短鏈脂肪酸和纖維的厚壁菌門含量增多。多吃全谷類食物可以改善血脂和血壓,減少條件致病菌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細菌的數量,同時增加能夠保護腸道屏障的雙歧桿菌科細菌(Bifidobacteriaceae)的含量。用于高蛋白低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可以增加丁酸鹽產生菌羅斯氏菌(Roseburia)和直腸真桿菌(Eubacteriumrectale)的豐度。然而,富含飽和脂肪、糖分和較少纖維的西方飲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這種飲食減少了微生物的多樣性,降低了有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和真桿菌屬(Eubacterium)的數量,同時增加了Akkermansiamuciniphila菌的豐度,促進了T輔助細胞17(TH17)的活性。患者在接受菌群移植后,需要密切關注身體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浙江研究菌群移植臨床應用
菌群移植研究揭示,微生物群落失衡與多種慢性病有關聯。四川菌群移植的適用人群
另一種策略是在腋窩上使用特定的細菌或化合物,擊敗或者消滅產生氣味的物種。目前市場上有好幾種產品都采用了這種方法。這些新型除臭劑中添加了一些“好”細菌,它們比產生氣味的物種更具競爭力。比如,科學家們**近開發了一種腋下乳霜,它含有活的乳酸菌,可以減少受試者腋下形成氣味的棒狀桿菌的數量。其他產品在除臭劑配方中加入了酸等化合物,以降低腋窩的pH值,使環境對這些細菌變得不利。總之,對腋窩微生物組及其散發出的臭味有更加深入了解,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意義。而且,這還能讓你安心:腋臭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微生物的問題。四川菌群移植的適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