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九龍社區[220581102001]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龍興社區[220581102002]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西關社區[220581102003]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春明村委會[220581102200]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春光村委會[220581102201]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大榆樹村委會[220581102202]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新勝村委會[220581102203]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正義村委會[220581102204]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東吉村委會[220581102205]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利民村委會[220581102206]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裕民村委會[220581102207]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興隆村委會[220581102208]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先鋒村委會[220581102209]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先進村委會[220581102210]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向前村委會[220581102211]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八家崗村委會[220581102212]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雙頂村委會[220581102213]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鮮紅村委會[220581102214]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雙鋒村委會[220581102215]
- 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城南村委會[220581102216]
長途區號:0435 | 郵政編碼:134000 | |
車牌號碼:吉E | 行政代碼:2205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梅河口市 | 行政級別:鎮 |
海龍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清初封禁為盛京皇家鮮圍場,清光緒五年(1879年)設總管衙門,下設兩翼,左翼朝陽鎮,右翼山城鎮。光緒六年(1880年)設通判撫民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升為海龍府。府治疆域,東至蛟河60公里,南至龍崗115公里,西至威遠堡門155公里開源縣界,北至葦子溝屯102.5公里,吉林伊通州界。縱長217.5公里,橫寬215公里。民國二年(1912年)改為縣治,設縣屬。1945年成立中共民主政府,王大倫任第一任縣長。1956年縣屬遷至梅河口鎮。海龍鎮從總管衙門、海龍廳、海龍府、海龍縣四個不同建制時期,經歷了清代、偽滿洲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歷史階段,一直是周邊各鄉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海龍鎮地處東經一百二十五度四十七分至五十八分,北緯四十二度三十三分至四十三分,位于梅河口市偏東方向20公里處,北與雙興鄉、牛心頂鎮接壤,南與新河鎮、義民鄉相連,西與灣龍鄉、李爐鄉相鄰,東與牛心頂鎮、朝陽鎮相望。總面積140平方公里,東西長17.5公里,南北寬12.5公里,有山地面積55,336畝,水域面積14,106畝,耕地面積111,463畝,合計180,905畝。山、水、田比例為3:1:6。
海龍鎮山環水抱,交通發達,沈吉鐵路、國道202線貫穿腹地,海雙線、海福線、梅海中線、梅海南線,交織匯集于鎮內。大柳河、大沙河兩大水系交匯于海龍。灣龍河、鴨綠河等十幾條河流融匯于鎮內。占地1.6平方公里的梅河口市警官渡假村點綴了海龍大地,為海龍和周邊鄉鎮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海龍鎮共有漢、回、滿、朝、蒙古五個民族,總人口46,185人,總戶數12,285戶,其中城鎮人口20,857人,6,239戶。下轄3個社區,14個居民委員會、17個行政村,116個農業生產組,構成了海龍鎮人民政府的管理框架。
1995年通化市政府確定海龍鎮為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11月22日,梅河口市城南鄉與海龍鎮合并。200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 "十強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同年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中心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同時賦予了一系列權利和相關政策。為海龍鎮的發展和騰飛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