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唐興社區居民委員會[510184102001]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寨子社區居民委員會[510184102002]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紅土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1]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石魚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2]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大廟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4]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江源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5]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文觀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6]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桅桿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8]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崇福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09]
- 四川省崇州市江源鎮鄧公村村民委員會[510184102213]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230 | |
車牌號碼:川A | 行政代碼:51018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崇州市 | 行政級別:鎮 |
" 位于市區東南15公里,地處金馬河西岸,與溫江、雙流兩縣交界,面積29平方公里,總人口28865人,轄紅土、石魚、大廟、江源、文觀、桅桿、崇福、鄧公、寨子、唐興等8個村和2個社區。全鎮溝河縱橫,土地肥沃,耕地面積25128畝,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兼產郁金、白芷、荊芥等藥材,糧油產量名列全市前茅。2000年,江源鎮國內生產總值1355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1302萬元,農業總產值4860萬元,人平年純收入2995元,為崇州市達標小康鎮。
江源鎮歷史悠久,唐、宋以來先后為唐隆、武隆、唐安、唐興、江源縣治。元末撤縣為江源鎮。新中國成立后,保留鄉的建置,1992年撤鄉建鎮。江源歷史上英才輩出,有東晉《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有清代振威將軍周志林。北宋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就戰死在江源。1987年由當地村民集資、利用河灘地建成一座占地88畝的農民公園“萃英園”,園內環境優美游樂設施粗具規模。
1986年以來,全鎮建筑、皮革生產、皮革加工、服裝生產、木器加工業均有極大發展,食用菌種植蓬勃興盛,素來享有“縫紉之鄉”的稱譽。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0年,引進項目2個,到位資金180萬元。隨著小集鎮粗具規模,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鎮東江聽路直通聽江至雙流金橋鎮,西面大江路與懷華路連接,北面江羊路與成溫邛公路相交。境內有自來水供應設備和醫院、郵電所、供電所、信用社、文化站等配套設施,程控電話業已全面開通。此外還擁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9所,中心幼兒園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