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崇州市錦江鄉白馬村村民委員會[510184201201]
- 四川省崇州市錦江鄉新華村村民委員會[510184201203]
- 四川省崇州市錦江鄉烏尤村村民委員會[510184201204]
- 四川省崇州市錦江鄉天明村村民委員會[510184201208]
- 四川省崇州市錦江鄉余塘村村民委員會[510184201210]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230 | |
車牌號碼:川A | 行政代碼:51018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崇州市 | 行政級別:鄉 |
" [地理位置、人口]:錦江鄉位于崇州市北大門,東與崇平、廖家兩鎮相鄰,南與崇陽鎮接壤,西靠西河與濟協隔河相望,北與元通鎮、觀勝相連,面積18.69平方公里,人口16103人,其中羌族2人、藏族9人、白族3人。非農業人口456人。轄白馬、新華、烏尤、天民、余塘五個自然村(原轄白馬、利禾、新華、烏尤、茅草、茨街、燕溪、天民、挖斷、余塘十個自然村,于2005年5月---6月上旬合并為五個自然村),九十個村民小組。華懷路南北貫穿全境,六車道水泥硬化路面暢通無阻。每天有數十班客車來往于成都、崇州、都江堰市、街子、懷遠,是去九龍溝、雞冠山、鳳棲山風景名勝區必經之地。城市客運車在錦江設站,客運交通暢達。境內有9條村道與華懷路銜接,構成交通網絡。錦江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白馬場,距崇州市城區4公里。場鎮面積1平方公里,住戶212戶,人口780人。有集鎮過境路1條,街道5條,已實現程控電話組組通。
錦江鄉屬平壩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品質優良,西河流于西界,七分堰、白馬河同新修的5條支渠由北向南流于全境,灌溉著16870畝農田,農民人均耕地1.06畝,主產水稻、小麥、油菜。
[建置、沿革]:錦江鄉宋屬夾江鄉清遠里,明屬四界鎮,清屬北上二甲、北中二甲和西五甲。清宣統元年(1909年)全縣統一改甲為二鎮六鄉,北上二甲劃歸廖家鄉,北中二甲劃歸通義鄉,西五甲劃歸道濟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分區設置聯保制,設立倒座、烏尤兩個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廢聯保建鄉政,倒座、烏尤兩個聯保合并建立白馬鄉。解放后沿用白馬鄉,1958年改建為白馬鄉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為錦江鄉人民公社。因地處文井江(西河原稱)之畔,取“井”為“錦”,故名“錦江”。1983年更名為錦江鄉。
[經濟]:2005年,錦江鄉國內生產總值(GDP)22824萬元,鄉企業總產值達到7128萬元,農業產值達到283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890元。鄉境內企業有:金盆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興纖維板有限公司、成都科化通有限責任公司、華安電器有限公司、建國復合建材廠、錦江復合建材廠、敏得汽配廠、錦興鑫彩磚廠、川興酒廠、茅草鋼木椅廠、天林水泥廠、錦江磚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