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劃 > 黑龍江省 > 哈爾濱市 > 五常市

更新時間:2021-02-20

五常市介紹


行政區劃:山河鎮 牛家滿族鎮 紅旗滿族鎮 拉林滿族鎮 營城子滿族鎮 背蔭河鎮 八家子鄉 安家鎮 常堡鄉 二河鄉 五常鎮 衛國鄉 杜家鎮 小山子鎮 沖河鎮 沙河子鎮 向陽鎮 長山鄉 興盛鄉 民意鄉 龍鳳山鄉 民樂朝鮮族鄉 興隆鄉 志廣鄉
長途區號:0451郵政編碼:150000
車牌號碼:黑A行政代碼:230184
隸屬政區: 哈爾濱行政級別:縣級市

  五常市總面積7512平方千米。總人口97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五常鎮,郵編:150200。代碼:230184。區號:0451。拼音:Wuchang Shi。
  
  
  行政區劃
  
  五常市轄11個鎮、10個鄉、3個民族鄉:五常鎮、拉林滿族鎮、山河鎮、小山子鎮、安家鎮、牛家滿族鎮、杜家鎮、背蔭河鎮、沖河鎮、沙河子鎮、向陽鎮、興盛鄉、志廣鄉、衛國鄉、常堡鄉、民意鄉、龍鳳山鄉、紅旗滿族鄉、八家子鄉、民樂朝鮮族鄉、營城子滿族鄉、長山鄉、興隆鄉、二河鄉。境內有:山河屯林業局。
  
  
  歷史沿革
  
  五常縣名源于儒教“三綱五常”之“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清咸豐年間(18 51—1861年)放荒開墾,陸續建立舉仁、田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遂將此地概稱 “五常堡”,設治時沿襲“五常”之稱。漢晉屬夫余,隋屬靺鞨,唐屬渤海都督府,遼屬東京道,金屬上京會寧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屬奴兒干都司,清初屬寧古塔將軍轄區。今五常縣北部地區,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為反擊羅剎(沙俄)儲備軍糧,于今五常縣北部的拉林鎮擴建官倉,俗稱“拉林倉”。1744年(清乾隆九年),設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統,駐拉林城,隸屬寧古塔將軍。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設阿勒楚喀副都統,拉林、阿勒楚喀兩副都統分地管轄。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統,由一協領駐扎該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統兼管。1869年(清同治八年),設置五常堡協領衙門,隸屬吉林將軍統屬。今五常縣南部地區,1881年1月25日(清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轉呈奏準,于五常堡南30里歡喜嶺設置五常廳,并于山河屯設分防經歷,于藍彩橋設分防巡檢,均歸五常廳管轄。隸屬吉林分巡道。自是旗民分治。1882年(清光緒八年),于拉林分設巡檢,歸雙城廳管轄。1909年4月9日(清宣統元年閏二月十九日),吉林行省總督、巡撫奏請,將五常廳升改為五常府,同年6月2日(農歷四月十五日)批準,改廳為府,1910年1月19日(清宣統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五常府知府啟用關防。隸屬吉林省西北路道。中華民國成立后,1913年3月2日,吉林行省公署通令,改五常府為五常縣。1914年6月,隸屬濱江道。192 9年2月,裁撤道區,由吉林省直轄。是時,全縣總人口22.7萬人,為三等縣。東北淪陷后,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初隸哈南專區,后歸松江省直轄。1947年1月,以五常縣山河鎮以南地區與舒蘭縣部分地區設置山河縣,隸屬吉北行政區;同年11月,撤銷山河縣,并入舒蘭縣。1948年6月,將原劃歸山河縣的五常縣部分地區劃回五常縣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為黑龍江省,由黑龍江省直轄。195 6年3月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拉林縣,并入五常縣。1958年8月,劃歸松花江專區管轄。19 60年5月,劃歸哈爾濱市領導。1965年6月,劃歸新設立的松花江專區管轄。
  1992年,五常縣位于黑龍江省南部,拉林河上游。北依阿城市,東、東南與尚志市、海林市和吉林省敦化市毗鄰,南、西南與吉林省舒蘭市、榆樹市接壤,西北與雙城市相連。全縣總面積7512平方公里。全縣共轄11個鎮、17個鄉,其中民族鄉(鎮)6個。縣境北部是滿族聚居的地區,有5個滿族鄉(鎮);中部有朝鮮民族鄉1個。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91.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 .2萬人;滿、朝鮮、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6.2%。縣政府駐地五常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拉林縣 位于黑龍江省五常縣境北部。解放戰爭初期始設縣的建制,隸屬松江省。  拉林縣,以拉林河得名。拉林,滿語“歡喜”之意。清初,為抗擊沙俄入侵,儲備軍糧,于拉林設立官倉,故又名“拉林倉”。1744年(清乾隆九年),于拉林城(今拉林鎮)設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統。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統,改設拉林協領,隸屬阿勒楚喀副都統。清朝晚期,1882年(清光緒八年),裁去拉林協領,改設分防巡檢,隸屬雙城廳管轄。中華民國和東北淪陷時期,隸屬雙城縣管轄。 1947年1月,將雙城縣屬拉林地區劃出設置拉林縣,縣政府駐拉林鎮,隸屬松江省管轄。同年11月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撤銷拉林縣,并入雙城縣;松江省政府因戰爭形勢變化未予公布,并于11月28日經省政府常委會議決定,保留拉林縣。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后,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56年3月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拉林縣,并入五常縣。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原名歡喜嶺。五常地名源于五常堡。因正常堡有仁、義、禮、智、信五個城門,故取名五常。
  此地遠在上古三代為肅慎地;遼代屬阿延女真部;明代屬阿憐衛的轄境,當時這里是人煙稀少的荒蕪地區;清同治八年(1869年)干五常堡置旗官協領,掌管軍政、民政事務。光緒六年(1880年)于歡喜嶺筑城,后來移民漸增,于光緒八年(1832年)設置五常廳,宣統元年(1909年)開置五常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府制,改為五常縣,隸屬吉林省濱江道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龐道制,縣歸省直轄,五常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偽滿洲國成立之初,仍承舊制,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濱江省公署,將五常縣由吉林省劃歸濱江省管轄。東北光復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并為九省,五常縣劃屬吉林省所轄。全國解放后,恢復東三省,正常縣又由吉林省劃歸黑龍江省管轄。
  
  1993年6月1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3]117號)撤銷五常縣,設立五常市。
  
  鏈接:《五常縣志·歷史沿革》
  
  2000年,五常市轄11個鎮、13個鄉、4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88878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五常鎮 131912 山河鎮 33788 拉林滿族鎮 33756 杜家鎮 30842 向陽鎮 20989 沙河子鎮 31310 小山子鎮 34500 沖河鎮 29765 安家鎮 29419 背蔭河鎮 25141 牛家滿族鎮 40925 興盛鄉 25900 雙興鄉 26254 長山鄉 40838 保山鄉 11891 民意鄉 21615 衛國鄉 17108 常堡鄉 17431 二河鄉 18574 光輝鄉 26402 志廣鄉 22629 龍鳳山鄉 18089 民樂朝鮮族鄉 11807 八家子鄉 30150 雙橋子滿族鄉 18602 紅旗滿族鄉 38215 興隆鄉 36322 營城子滿族鄉 26316 山河屯林業局虛擬鎮 38292 
全國城市行政區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渝中区| 德令哈市| 昌乐县| 陇南市| 房产| 疏勒县| 湖北省| 宿迁市| 甘洛县| 漾濞| 岗巴县| 榆社县| 秦安县| 乌什县| 沙河市| 车险| 澎湖县| 灌阳县| 霍林郭勒市| 义乌市| 乌审旗| 龙山县| 方城县| 义乌市| 大英县| 班戈县| 靖江市| 威远县| 澄城县| 调兵山市| 安龙县| 东兰县| 襄汾县| 右玉县| 泸水县| 鹤峰县| 综艺| 梁河县| 宝丰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