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木塔村委會[341721212200]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祝山村委會[341721212201]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富豐村委會[341721212202]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佘獅村委會[341721212203]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鄭村村委會[341721212204]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大田村委會[341721212205]
- 安徽省東至縣木塔鄉橫山村委會[341721212206]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
車牌號碼:皖R | 行政代碼:3417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東至縣 | 行政級別:鄉 |
木塔鄉位于東至縣東南,為安徽省的東南門戶,距縣城54公里。東及東北接景德鎮市浮梁縣的經公橋鎮、西湖鄉,東南與波陽縣蓮花山鄉為鄰,西連利安鄉,北靠石城鄉,因駐地木塔村而得名。系1956年由原和平鄉、聯盟鄉、富強鄉合并。1958年,與榮興鄉合并,成立利安人民公社,1960年并入泥溪公社。1961年建立泥溪區,分開設立木塔人民公社,1969年并入利安人民公社,1972年恢復木塔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改為木塔鄉。現轄鄭村、大田、橫山、木塔、祝山、富豐、佘師7個村,54個村民小組(75個自然村),1650戶,7156人,其中非農業戶口70余人。民族除漢族以外,有土家族1人。總面積106.75平方公里。
木塔鄉屬山區農村,林、茶、糧、畜牧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39.7%。年產木材5000立方米以上,并生產松脂、香菇、木耳、桐油、油茶、野生中藥材等大宗產品,野生蔬菜富有。有生態茶園面積5200畝,年產各類品種干茶58噸,產值203萬元。有耕地4926畝,以水稻生產為主,實行稻油或菜二茬輪作。
鄉內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步伐加快。交通便利,由北而來的206國道在集鎮折東向贛東北而去,與瓷都景德鎮一小時里程,是通向江浙南部地區的捷徑。一條木利公路在此交匯,為黑色路面,鄉內村村通公路。600門程控電話通向全國各地,兩座高聳的無線通信塔,讓你信游全球。域內有線電視通達800余戶,不少農戶自裝接收鍋接收衛星信號。住戶條件改善,自78年以來95%戶改建、新建房屋,太陽能正陸續進戶裝上屋頂,物質、文化生活大大改善。水利設施齊配,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大小山塘、河堰密布全鄉,確保了農業灌溉。
木塔鄉是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時期,是方志敏領導的紅軍挺進師,縣八中隊重點活動區域。佘師一帶是贛北特委、分區司令部、紅軍醫院等機關的駐地,大田茅棚里曾是秋浦縣第六區工農區政府駐地。一九三三年,閩浙贛省委派王豐慶、葉欽等四同志來此進行地下活動,建立地下組織,發展革命力量。原秋浦縣委書記曹光前是其中之一,還有鄭立貴、汪初勝、鄭玉成、祝金水等人。為保衛革命勝利果實,在此時期的革命烈士史冊有載的達72人之多。為紀念革命烈士,解放后,黨和政府先后在木塔、大田、佘師三地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塔)三座,以使后人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