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茗山村委會[341723105200]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永平村委會[341723105201]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朱家村委會[341723105202]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洛平村委會[341723105203]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丁橋村委會[341723105204]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獅山村委會[341723105205]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天屏村委會[341723105206]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明塘村委會[341723105207]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獨龍村委會[341723105208]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中分村委會[341723105209]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石壁村委會[341723105210]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泉莊村委會[341723105211]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馬塘村委會[341723105212]
- 安徽省青陽縣丁橋鎮丁圩村委會[341723105213]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
車牌號碼:皖R | 行政代碼:3417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青陽縣 | 行政級別:鎮 |
丁橋鎮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的工業重鎮、農業大鎮,背靠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腳踏“黃金水道”長江。枕山臨水近城,東鄰蕪湖,北接銅陵。鎮域面積94.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2.1萬人口,現有注冊企業50余家,銅材、建材、礦產、紡織、新材料和農業產業化六大支柱產業正不斷壯大,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占全縣約三分之一,工業用電量占全縣五分之一。1994年底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2年又被安徽省政府列為全省200個中心鎮之一。
歷史沿革:據縣志記載,有丁氏建橋,名為“丁家橋”。丁橋鄉1949年屬吳譚區。1950年設丁橋區,1952年境內置丁橋、天屏、茗山、長獅、牛山、平山等鄉。1957年丁橋、茗山合并成立丁橋鄉。1958年建丁橋公社。1960年并入木鎮公社,翌年恢復。1984年恢復了丁橋鄉。1992年5月根據縣政府青政字[1992]12號文件,報省政府批準撤鄉建鎮。
區位優勢:丁橋區位獨特,優勢明顯。沿江鐵路、沿江高速、合黃高速、318國道均擦境而過;103省道貫穿全境,是進入黃山、九華山“兩山一湖”旅游熱線上的北大門,距皖江第一橋——銅陵長江大橋27公里,距銅陵火車站、銅陵港、池州港均在40公里以內,鎮內有季節性港口直通長江。電力供應充足,郵電通訊網絡覆蓋全境。
資源狀況:丁橋山川秀麗,資源豐富,尤其是礦藏十分豐富,主要有煤、金、鐵、錳、石灰石、方解石、陶土、大理石、石膏等。其中石灰石儲量在30億噸以上。農業資源也十分豐富,優質米、經果林、丹皮、水產資源可成片開發。
在經濟騰飛的今天,開明開放的丁橋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加快工業化進程為核心,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主線,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用農業項目建設來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用市場化理念來經營集鎮,以經濟高速增長和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積極打造誠信丁橋,努力把丁橋建成工業強鎮,經濟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