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官港村委會[341721108200]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黃柏村委會[341721108201]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許村村委會[341721108202]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秧畈村委會[341721108203]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洪畈村委會[341721108204]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北城村委會[341721108205]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政元村委會[341721108206]
- 安徽省東至縣官港鎮陳鎮村委會[341721108207]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
車牌號碼:皖R | 行政代碼:3417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東至縣 | 行政級別:鎮 |
官港鎮位于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和《中國 21 世紀議程》試點市 --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境內,是皖南贛北山貨的主要集散地,是兩省通衢的交通樞紐,206國道和222省道貫穿全境,南接景德鎮,北臨安慶,西毗九江,東連九華山、黃山。全鎮轄13個行政村、110個村民組、2萬人口,面積154平方公里。境內資源豐富,尤以茶葉、香菇、木耳、靈芝為盛,素有“茶都”、“菇城”之美譽。
近年來,官港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工作全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精心謀篇布局,著力打造特色品牌。
一、強化產業、凸現特色。官港茶葉源遠流長。白居易筆下的 “ 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日浮梁買茶去”,指的就是當時隸屬于浮梁地區的官港;元代,官港的仙芝、嫩蕊名列《文獻通考》十大名茶;清代,官港出產的“珠蘭茶”名揚西歐,曾受到馬克思的高度評價。進入20世紀90年代,官港鎮黨委、政府狠抓茶產業,大做茶文章,在當代茶圣陳椽教授的親自指導下研制出“東至云尖”系列名優茶,并不斷加大“兩高一優”無公害茶葉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建立茶葉信息和技術服務中心,全鎮茶葉年產量達 450 噸,產品暢銷省內外。與此同時,官港鎮產足自身優勢,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扶持引導食用菌產業發展。該鎮在池州市率先成立了食用菌協會,為菌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并以池州市食用菌開發專業村北城村為典型示范,逐步推廣輻射。2003年全鎮食用菌生產規模突破1200萬棒,產值超1800 萬元,僅食用菌一項可實現全鎮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2002年底,官港鎮食用菌產品獲得全省首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目前全鎮共有1320多戶農戶常年從事食用菌種植,近千名農民專門經銷食用菌產品,官港鎮正在向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邁進。
二、全力興建農產品專業市場。依據產業化發展要求,鎮黨委、政府在構筑以專業化市場為龍頭、以生產基地為依托、以千家萬戶為輻射點的經營機制上做文章。1999年 9月,該鎮爭取到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多種經營項目,啟動民間資金,建設官港茶葉香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