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劃 > 河南省 > 平頂山市 > 汝州市

更新時間:2021-02-20

汝州市介紹


行政區劃:夏店鄉 焦村鄉 大峪鄉 騎嶺鄉 尚莊鄉 紙坊鄉 廟下鄉 陵頭鄉 王寨鄉 蟒川鄉 楊樓鄉 小屯鎮 臨汝鎮 溫泉鎮 寄料鎮
長途區號:0375郵政編碼:467000
車牌號碼:豫D行政代碼:410482
隸屬政區: 平頂山行政級別:縣級市

    汝州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總人口97萬,轄11個鄉、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199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18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之一,2001年被確定為河南省26個城鎮化建設重點縣(市)之一,2004年又被確定為河南省35個擴權縣(市)之一。汝州市地處鄭州、洛陽、平頂山三市交界地帶,焦枝鐵路、洛界公路、洛上(洛陽—上海)高速橫穿東西,207國道縱貫南北;縣鄉公路和“村村通”公路覆蓋城鄉,交通非常便利。
  汝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歷代郡州治所。東周為王畿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置梁縣,隋設汝州市汝州,明成化六年升為直隸州,1913年改為臨汝縣,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幾千年來,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譜寫了氣勢恢宏的時代篇章。
  地理位置
  汝州位于鄭州、洛陽、平頂山、許昌、南陽五市的交叉輻射地帶,焦柳鐵路縱貫南北,洛界公路橫穿東西, 207國道與省道侯飯線相連,上海至洛陽高速公路和太原至澳門高速公路交匯,在汝州形成十字型高速公路構架。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全市80%的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干支結合,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
  自然資源
  汝州市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測發現的礦產資源有46種,主要有原煤、鋁礬土、水泥灰巖等。其中,原煤預測儲量為35.5億噸,素有百里煤海之稱,為全國50個重點采煤縣市之一; 鋁礬土部儲量為1.66億噸,品位高,易開采,水泥灰巖1.15億噸,資源優勢非常突出。在汝州發展能源、電力、建材、冶金等行業前景廣闊。
  工業經濟
  汝州工業基礎雄厚,改革開放以來,汝州充分發揮資源、政策、區位和人文優勢,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水泥、鑄鋼、淀粉、餅干和三粉生產等六大基地。擁有以能 源、建材、冶金、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的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產品有原煤、焦炭、水泥、鑄鋼、食品、卷煙、電力、化肥、陶瓷等。天瑞集團 公司、天澤焦化公司、鄭鐵三佳公司、巨龍淀粉廠、夢想食品有限公司、順成化工有限公司、亞星鑄造公司等一批企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華電集團和平煤集團、永煤集團,計劃投資200個億,在汝州建設年產1500萬噸原煤,120萬噸焦炭,15萬噸焦油,20萬噸鋁土礦及制品,10萬噸甲醇,以及4X90萬千瓦發電機組等能源重化工集群項目,到2010年,汝州將成為河南省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屆時汝州將形成煤焦化、煤電水泥、煤電鑄鋼 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群。
  農業經濟
  汝州農業結構合理,汝州盛產小麥、玉米、紅薯、大豆、煙葉、花生、棉花、花卉苗木、蔬菜等,全市已形成3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基地,20萬畝優質玉米基地和6萬畝蔬菜基地。無公害蔬 菜、食用菌、林果業等三大產業迅速興起,農業特色經濟全面發展,全市基本實現了農產品優質化、專業化,優質小麥、優質玉米等主導產品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已成為全國小麥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
  汝州市是河南省重點林業縣。畜牧養殖業在大農業中的地位凸現,以豬、牛、羊為重點,實現了由分散養殖向規模養殖的轉變。汝州成為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和商品豬生產基地,也是河南省瘦肉型豬、商品蛋、肉牛和活綿羊出口基地。
  社會發展
  汝州社會事業發展迅速, 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595所,在崗教師18965人,各種科技人員9437人。醫療機構健全,全市現有醫療衛生機構34家,其中疾病預防機構2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649人,市中醫院被全國示范中醫院。另外,文化、旅游、體育、廣播電視等都取得了明顯成績,全市各行各業均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局面。盛世新汝州,明珠正生輝。汝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藍圖已經繪就,人們將滿懷豪情,把汝州建成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文明,環境更加優美,人民更加富裕的中原名城。
  城市建設
  城市功能完善, 市區形成了廣城路、丹陽路、朝陽路、望嵩路、洗耳路等五縱五橫的城市主干道;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實現了產業化經營;城市綠化率達到18.8%;率先在河南省縣市級中建成了煤氣工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5萬戶,程控電話裝機總容量16萬門,開通了無線市話和國際互聯網,形成了安全高效的現代化通訊網絡。
  文化旅游
  汝州境內文物古跡和人文景觀眾多。千年古剎風穴寺,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白馬寺、少林寺、大相國寺并稱為中怪坡原四大名寺;萬古神湯溫泉,富含50多種微量元素,漢唐九帝三后及文人騷客爭相前往沐浴,為理想的 療養勝地。別具一格的連環姊妹怪坡和風光旖旎的紫云山等景點,都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汝瓷、汝石和被稱為宋石之鴻寶的汝貼并稱汝州三寶。
  文化藝術
  曲劇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臺曲"或"曲子戲",有些地區又稱"南陽曲子"。汝州是中國曲劇的發源地,1983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 "河南姊妹怪坡曲劇”條目的釋文載:河南曲劇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雜牌小調與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于一九二六年經臨汝縣農民同樂社搬上高臺,發展成為曲劇劇種的。”河南曲劇是由高蹺曲子發展而成的;而高蹺曲子則是清朝光緒初年,洛陽王鳳桐先生,把當地以舞蹈為主的高蹺,和以茶館、坐班清唱,配以伴奏樂器,以自唱自樂為主的小演唱融為一體而成的。2009年5月18日,首屆中國曲劇藝術節在曲劇發源地——河南省汝州市開幕。中央電視臺7套《鄉村大世界》也親臨汝州對這樣盛況進行報道。
  汝州歷史大事記:
  汝州歷史大事記之一:
  [1]東周
  今汝州地區古為梁邑,又稱南梁。該地民歌《汝墳》三章被收錄于《詩經·周南》。當時稱這個地區為“汝旁化國”。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 齊相國管仲對桓公說:“楚有汝、漢之黃金,而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此陰王(富與王相等)之國也。”
  周敬王二十九(公元前491年) 楚昭王派大將單浮于領兵到達梁邑和霍陽山(峴山),突然包圍那里的戎蠻子國,國王蠻子赤潰逃晉國的陰地(嵩縣一帶)。楚又逼迫晉國將蠻子赤和他的5名大夫一齊逮捕送交楚國,戎蠻子國遂滅。
  周考王七年(公元前434年) 魏國在注城(今市區西)戰敗秦國。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 魏國大將龐涓領兵攻打韓國。韓與趙國聯合,共同出兵與龐涓大占于南梁(今市區南),魏五戰五敗,南梁被韓國占領。
  周郝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 齊國的安平君田單領趙國兵進攻韓國,占領韓國的注人城(即注城)。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 秦昭襄王率軍攻占洛陽,東周遂滅。秦遷西周君姬咎于狐聚(今臨汝鎮附近)。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 東周君姬鞏聯合諸侯,準備討伐泰國,秦派相國呂不韋率軍各個擊破。秦將東周君遷于陽人聚(今楊樓鄉楊古城一帶)專門從事周朝的祭祀。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于今汝州地區置梁縣,屬三川郡。
  漢
  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 汝河泛濫,漂沒百姓1000余家。
  呂后二年(公元前136年) 秋,汝河特大洪水,沿河百姓被淹沒300余家。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漢武帝在洛陽尋得周后裔姬嘉,封為周子南君,命他專職祭祀周朝的祖先。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漢元帝又晉封周子南君的后代為承休侯。他的封地承休侯國后來改為承休縣。
  建武二年(公元26年) 春,光武帝封大將鄧禹為梁侯,享受梁縣等4個縣的賦役。今臨汝鎮鄉鄧禹村就是他的墓地。漢將岑彭下成安(在小屯附近)等十余城,以討鄧奉于堵鄉(方城)。
  建武三年(公元27年) 正月,張瞞率新城(今臨汝鎮西)、蠻中(今寄料鎮南)的農民軍在西南山居險固守,又與厭新、柏化等地的農民軍聯合攻占霍陽聚。光武帝派大將祭遵進行圍剿,張瞞等兵敗被殺。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 二月,漢安帝下詔把廣成游獵地(即廣城澤;今溫泉鎮澗山口水庫一帶)借給貧民墾種度荒。三年三月,又下令將上林、廣在苑(即廣成澤)中可墾辟的土地給當地貧民。
  元初二年(公元115年) 大文學家馬融獻《廣成頌》與漢安帝,盛贊廣成澤的山、水、林、竹、鳥、獸、蟲、魚,堪稱天然獵場。文中“神泉側出”的“神泉”即今溫泉。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 十一月,漢順帝赴廣成苑打獵。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 漢桓帝校獵廣成澤。六年(公元163年)又赴廣成澤校獵。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新城(臨汝鎮西)發現五色大鳥,有多鳥跟隨,人們認為是鳳。次年,漢靈帝狩獵廣成苑。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二月十七日,起義軍孫堅與袁術合兵討伐洛陽的董卓,卓派大將胡軫和騎兵都督呂布與孫袁大戰于陽人聚,胡軍大敗,都督華雄被孫堅斬殺。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八月,曹操逼漢獻帝經偃師、登封遷都許昌。屯駐梁縣的楊奉往轘轅口(少林寺東北)截擊,未遇而還。十月,曹操來梁縣征討楊奉,楊大敗,其先鋒徐晃投降曹操。
  東 晉
  義熙四年(公元408年) 汝河干。
  義熙十年(公元414年)五月,汝河泛濫,千余人被淹死。
  北 魏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正月十三日,孝文帝于汝水西校閱部隊,大賞六軍。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 二月,南齊大將陳顯達攻占北魏馬圈戌(鄧縣西北)。三月七日,孝文帝南征,十日至梁城(即梁縣),次日,命振威將軍慕容平城率兵馬五千援救順陽(淅川縣東)。
  北 齊
  天保八年(公元557年) 從夏至秋,蝗蟲遍野,遮天蔽日,聲如風雨。
  隋
  開皇四年(公元584年) 伊州州治由陸渾縣境(今嵩縣陸渾水庫附近)遷于梁縣,梁縣屬伊州。
  隋初 興修黃陂大型水利工程于廣成澤。大壩南北長7里,東西長10里,可澆地1萬多畝。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 伊州大水。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 改伊州為汝州,梁縣改為承休縣。次年,又改汝州為伊州。
  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 十月,農民軍首領盧明月聚眾10余萬,常在陳州、汝州活動。
  唐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 洛陽王世充多次進攻伊州,唐總管張善相堅守伊州。多方拒敵,后因糧盡援絕,城被攻破,張被殺。王命張殷為伊州刺史。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正月。吳王杜伏威派部將陳正通、徐紹宗率精兵兩千,助秦王李世民攻克伊州。
  貞觀元年(公元627年) 移梁縣衙門于承休(今市區),撤銷承休縣。八年,復改伊州為汝州。十一年三月,太宗校獵。沐浴于廣成湯(今溫泉鎮)。十四年八月,命大匠閻立德修建襄城清暑宮于汝州西山(今官莊北)。次年三月,太宗住進襄城宮,因宮內多蛇,罷閻立德官。并派人賜酒宴慰問汝州的高年(60歲以上的老人)。
  咸亨二年(公元671年) 十一月,高宗赴汝州校閱三軍。
  儀鳳元年(公元676年) 二月,高宗赴汝州溫泉校獵洗浴,設立溫泉頓,并審查赦免輕罪犯一批。
  久視元年(公元700年) 二月二十二日,武則天帶領文臣蘇味道、杜審言、李嶠等到汝州溫泉洗浴,并流杯賦詩、立碑建亭以作紀念。三月三日才回洛陽。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玄宗在梁縣西部置臨汝縣,屬汝州管轄。
  開元十年(公元722年) 五月,汝河泛濫,淹沒千戶人家。九月,玄宗下詔將河曲六州(今晉北地區)的胡人5萬余口遷移到許昌、汝州等地。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春,大詩人李白自洛陽經臨汝云襄陽,寫《離彭婆值雨投臨汝》五言律詩一首。后又蓍《夏日與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一文 。
  同年,冬十月,玄宗到汝州溫湯泉游樂10日。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 宰相宇文融因結黨誹謗信安王李祎,被貶為汝州刺史。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 大詩人王維在暢游汝州香積寺(風穴寺)后,寫下情景交融的五言律詩《過香積寺》。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 叛軍安祿山派大將崔乾佑率兵屯陜州,臨汝等郡望風而降。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九月,叛軍史思明陷汝州,汝州刺史賈至逃往襄陽。賈至與大詩人杜甫相交甚厚,在他赴任汝州時,杜曾贈賈五言律詩一首:《送賈閣老出汝州》。
  汝州歷史大事記之二:
  汝州歷史大事記之三:
  汝州歷史大事記之四:
  汝州歷史大事記之五:
  歷史沿革
  汝州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地質時代,經歷了海洋、陸地、淺海、冰川、海灣、內陸湖沼、陸地等滄海桑田的變化,形成了兩山(伏牛、嵩山)夾一川,汝水流中間的地理格局,為汝河兒女世代繁衍生息提供了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早在100萬年前,寄料的張灣村一帶就有先人居住,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僅次于云南元謀人的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
  5000年前,市區的煤山公園一帶,騎嶺的槐樹伊、大張一帶,紙坊的閻村、中山寨一帶,安溝水庫神德宮一帶出現較先進的原始文明村落。
  三皇五帝時,汝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軒轅黃帝在新鄭稱帝,曾帶人兩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廣成子求教治國和養生的道理。之后把當時最富饒的汝河流域封給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個兒子昌意,昌意的兒子高陽,在黃帝死后,繼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顓頊。顓頊死后,讓位給大伯玄囂的孫子高辛,為帝嚳。嚳死后傳位于兒子堯,堯繼位后欲讓位給賢人許由,許由避讓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堯之后讓位給顓頊的后人舜。三皇五帝時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轄范圍,昌意的后人出了兩個偉人顓頊帝和舜帝。
  夏后期,建都于在今楊樓樊古城一帶的霍國強大起來,成為夏西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湯統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為商的宰相,為商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汝州為世界霍姓的發源地。
  商朝,“霍”做為滅夏有功的侯國,地位得到鞏固,管轄南到伏牛山東到禹州西至嵩縣北至登封的廣大地區。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帶大軍打敗商紂后,揮師包圍霍都。霍侯開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兒子為新的霍侯。霍在整個西周相對平安,經濟得以長足發展。周平王遷都洛陽后,汝州的戰略地位顯得十分重要,就將霍地封給自己的兒子姬唐,改霍為梁,遷霍后人至楊樓一帶,建小霍城安置,為梁小邑。
  春秋時梁國西南曼氏國興起,一度將梁和霍納入自己的版圖。曼氏國后被楚國所滅,汝州成為楚的北部邊地。再后鄭國打敗楚國,把汝州地納入鄭國的版土。
  戰國時,梁城位于洛陽東南戶的戰略地位被軍事家們所看重,梁地區成為諸侯爭奪的中心地帶,韓國滅鄭國后,梁地歸韓國管轄,改梁為南梁,以區別開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這時南梁附近出現了注人城(廟下東一帶)陽人城(梁古城)鄲狐聚(臨汝鎮一帶)赫人聚(楊樓石臺村一帶)等幾個大的城池。汝州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縣,歸三川郡管轄,東部置郟縣和陽城縣,歸潁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管轄。
  漢承秦制,汝州西部仍為梁縣,公元前206年將三川郡改為河南郡,梁縣歸屬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莊鄉榆廟村一帶置承休國,安置周的后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帶置成安國。
  東漢改河南郡為河南尹,梁縣屬河南尹。
  三國仍為梁縣,為魏國的司州河南尹管轄。東南部的小屯一帶歸豫州的潁川郡管理轄。
  公元280年,司馬炎在洛陽稱帝,歷史進入西晉。將河南尹分為河南郡和滎陽郡,汝州仍為梁縣,歸河南郡管轄。東部小屯一帶歸襄城郡管轄。
  東晉十六國時隸屬頻繁。公元317年,屬東晉,后歸前趙;公元365年屬前燕,隸河南郡;公元369年屬前秦,隸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屬后燕,隸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屬后秦,隸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屬東晉。
  公元420年,歷史進入南北時期,政府為擴大自己的虛名濫設州縣。汝州的建制隨北朝的變遷而變動。北魏時汝州屬司州歸中央直轄,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設南汝原縣,公元527年在今楊樓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廟下東注人城置治城縣,在霍城置石臺縣,在今小屯成安城置東汝原縣,汝北郡從西到東共領石臺、梁縣、治城、南汝原、東汝原五個縣。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和東魏,汝州屬東魏。同年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公元539年,恢復汝北郡,在承休國舊地置承休縣,移郡治至承休縣;公元543年,改汝北郡為汝陰郡,廢治城縣入梁縣。公元577年改汝陰郡為和州。
  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煬帝大業初改伊州為汝州,治梁縣城。大業八年,移承休縣至汝原縣,廢汝原縣。改汝州為襄城郡,治承休縣城,領承休、梁、陽翟、東汝原、汝南、魯、 城八縣。
  唐汝州建制多變:公元621年,改襄城郡為伊州,領承休、梁、郟三縣;公元627年,移梁縣衙于承休縣,撤承休縣,把魯山劃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為汝州,領梁、郟城、魯山三縣;公元695年,在今寶豐置武興(后改龍興)縣;公元712年在今臨汝鎮置臨汝縣;公元738年,劃許州襄城縣來屬,改汝州為臨汝郡,屬都(指東都洛陽)畿道,領葉、襄城、郟城、魯山、龍興、臨汝七縣。公元758年,改臨汝郡為汝州。唐時汝州為東都洛陽東南門戶,設東都畿都防御使,駐有重兵防守。
  五代時汝州先后歸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建制隨唐制,仍為軍事要地。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臨汝縣為臨汝鎮,入梁縣,汝州領六縣。
  宋代汝州建制仍襲唐制,公元1105年劃郟縣歸潁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為陸海軍節度,屬京西北路,領梁縣、襄城、葉縣、龍興、魯山五縣。
  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占領。汝州屬南京路,金中央直轄,領梁(含今汝陽)、郟城、魯山、寶豐、葉縣、襄城六縣。公元1207年,劃襄縣屬許州;1208年,劃葉屬裕州。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軍政合一的省一級地方建制。汝州屬河南江北省南陽府管轄,領梁、郟縣、魯山三縣,寶豐廢縣為鎮,歸梁縣管轄。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對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們習慣上仍叫行省,簡為省,省下設郡(州)、縣。汝州仍為南陽府管轄,將梁縣省入汝州,領郟縣、魯山兩縣。1475年4月,在汝州東南設寶豐縣,汝州領三縣。1476年9月,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陽太遠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聯明奏請憲宗皇帝朱見深,將汝州從南陽分出由省直轄,汝州成為河南唯一一個由省直轄的直隸州,由縣級州升格為府級。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陽縣城附近置伊陽縣,劃原嵩縣、魯山、汝州的部分地區為伊陽地,汝州領魯寶郟伊四縣。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設立四十一個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別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駐汝州。
  清朝沿襲明制,汝州直隸州的地位沒有改變,領魯山、寶豐、郟縣、伊陽四縣。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隸河洛道,仍領四縣。
  1913年,地主實行省、專區、縣三級管轄,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歸許昌專區管轄。
  1947年屬豫西五專區。
  1949年仍歸許昌專區,1951年將大小張莊和磨冢營村劃歸寶豐縣管理轄。
  1954年10月改隸洛陽專區管轄。
  1986年,撤專區建制,實行市(地)管縣,改隸平項山市。 
  1988年8月改臨汝縣為汝州市,屬省直轄,計劃單列,由平項山市代管。
  珍寶汝瓷
  汝瓷是宋代“汝、哥、官、定、鈞”五大名瓷之一,歷史上為北宋宮廷專用瓷,汝瓷生產分官窯和民窯,官窯生產的汝瓷又汝州市-----汝瓷稱汝官瓷。汝官窯燒制歷史前后僅有二十年左右,金兵入侵后,技藝失傳。全世界傳世品僅有六十余件,分別珍藏在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博物館和英國、日本等國的大型博物館內。汝瓷器以青雅素凈、蘊蓄秀美的藝術風格著稱于世,主要品種有汝窯豆綠瓷、汝窯天藍瓷、汝窯月白瓷。汝瓷造型古樸大方,釉質如碧峰翠色,瑩光內柔,土質細潤,坯體如胴體,其聲如磬;釉藥渾厚,清澈明潤。釉面摻入名貴的瑪瑙,色澤獨特,含水欲滴,釉面開有細小的紋片,有蟬翼紋、冰裂紋等,顏色有天青、天藍、豆綠等,著名書畫大師李苦禪題詞:“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掘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汝瓷研究者經過無數次的試燒,終于在1958年燒制出第一批汝窯豆綠釉工藝品。1986年汝瓷在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產品百花獎評審會上獲國家“金杯獎”;1987年7月28日,汝官瓷和汝窯月白釉經國家輕工部和河南省科委聯合主持鑒定,各項理化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宋代汝窯水平,使汝瓷重放異彩。
  汝州特產
  汝州粉皮是河南汝州市的傳統特產,以其色澤嫩白透明,質薄如紙,韌強味鮮,營養豐富,利口消膩,食用方便而頗負盛名。
  粉皮一直是汝州的傳統食品,清道光二十(公元1840年)年間,當時汝州城內西街水坑沿有個商販叫田家有,遠到南陽的社旗販鹽,曾見那里有人用雜豆制作“粉皮”,每斤八到九張,厚似烙餅,計斤稱賣。食用時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田家有回來后改用綠豆淀粉制作,苦心探求,反復試做。他涮出的粉皮較之南陽社旗所做粉皮薄了許多,每斤約三十張左右,質地勝于雜豆。但食用時仍需開水泡發,不能現時食用。至光緒年間,該制作工藝傳至二代田九思之手。他繼續探索改進,粉皮又薄了些,由原來的每斤三十張增至四十張,用溫開水泡發即可食用,世人為之稱道。1929年前,粉皮制作工藝傳至三代傳人田清渠之手。歲月更遞,傳人幾易,但田家傳人追求粉皮生產工藝的改革與創新的志向不變,實踐不斷,苦苦求索。在田清渠的研制下,又做到每斤四十八張,技藝已達上乘,名聲愈彰。1942年,至第四代傳人田新光、田新正兄弟之手,又研制到每斤五十多張。這時的“汝州粉皮”已遠近聞名,形成了市場品牌,陜州、三門峽、西安的商販趕牲口前來汝州馱購粉皮。解放后,該工藝經田新光之手又進一步得到提高,達到了現在的每斤六十張的水平。1985年至1987年先后多次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銷中,得到眾人好評,展銷的粉皮被搶購一空。田家粉皮生產工藝歷經一百多年鉆研探索,五代人的相繼真傳,始得上乘手藝,其制作秘訣是:“七分旋,八分揭,九分攤,十分搬。”即“銅旋快慢看水溫,溜邊揭起能囫圇;收補窟窿攤圓整,水油刷曬看陰晴。”只有這樣,才能涮成一張不大不小、重量相等、厚薄一致的粉皮。
  汝州粉皮以優質綠豆為原料,純手工藝水磨綠豆淀粉精制而成,其制作工藝考究,它薄如蟬翼,明若窗綾,潔如白璧。每張直徑三十公分,每荮三十張,約半斤重。粉皮可長期存放,且不易變質,關鍵是食用方便,可立煮立食。食前先將干粉皮放入溫水浸泡2~3分鐘,待變柔軟后撕成碎片,用牛、羊、豬、雞、鴨、鵝等肉絲、肉片,均可搭配拌和,做成涼葷菜;或拌黃瓜、西紅柿、芹菜等菜蔬,用芥末、麻醬、香油等為佐料,可配成葷素涼菜,味美可口。并具有下鍋不粘,柔軟可口,熱吃涼拌均可的特點。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酸等多種元素,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益氣潤肺之功效。因此,一百多年來,汝州粉皮作為汝州傳統特產的“新三寶”(粉皮、粉條、粉絲)而名聞遐爾,并且飄洋過海,登上了異國它鄉的宴席。
  行政區劃
  汝州市轄5個街道、4個鎮、11個鄉:煤山街道、風穴路街道、鐘樓街道、洗耳河街道、汝南街道、寄料鎮、溫泉鎮、臨汝鎮、小屯鎮、楊樓鄉、蟒川鄉、王寨鄉、陵頭鄉、廟下鄉、紙坊鄉、尚莊鄉、騎嶺鄉、大峪鄉、夏店鄉、焦村鄉。
  煤山街道 代碼:410482001 
  2006年,轄5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西東居委會、望嵩居委會、騎莊居委會 、城北趙莊居委會、肖莊居委會 、司東村、司西村、葛莊村。
  風穴路街道 代碼:410482002 
  2006年,轄3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塔寺居委會、城北居委會、張魯莊居委會、黨屯村、吳洼村、下程村。
  鐘樓街道 代碼:410482003 
  2006年,轄6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東街居委會、東大居委會、東關居委會 、郭莊居委會、閻莊居委會、二里店居委會、拐棍李村、程樓村。
  洗耳河街道 代碼:410482004 
  2006年,轄5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西西居委會、西街居委會、 西大居委會 、南關居委會、七里居委會、上河村、劉莊村、十里村、許寨村。
  汝南街道 代碼:410482005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王寨村、糞堆趙村、下陳村、上陳村、袁莊村、怯莊村、南孫莊村、魏洼村、栗莊村、 西焦村村、南馬莊村、虎頭村、后鋪村、陳灣村、張吾莊村、吉莊村。
  寄料鎮 代碼:410482101 
  位于汝州市西南37.5千米,農業人口5.7萬,非農人口1.5萬,總面積174.3平方千米。2006年,轄34個村委會:寄料村、紙坊村、牛溝村、呂莊村、西安溝村、馬長莊村、竹園村、高廟村、雷灣村、觀上村、太山廟村、徐莊村、周莊村、閆小寨村、妻賢莊村、溫樓村、南程莊村、張坡村、爐溝村、桑樹坪村、黃柏村、蔡溝村、拉臺村、董王溝村、南趙溝村、李店村、坡根村、郭溝村、車溝村、車廠村、石梯村、磨石村、蠻子洼村、平王宋村。
  溫泉鎮 代碼:410482102 
  位于汝州市區西部27千米。2006年,轄28個村委會:溫泉村、朱寨村、陳寨村、張寨村、翟樓村、駱莊村、傅嶺村、東均田村、南劉村、官東村、官中村、官西村、丁莊村、東程莊村、馮店村、大洼村、榆樹園村、鄧禹村、西唐村、東唐村、高水泉村、連莊村、連圪垱村、東車坊村、南王莊村、楊寨村、側崆莊村、趙莊村。
  臨汝鎮 代碼:410482103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臨南村、臨北村、臨東村、臨西村、郝寨村、菜園村、西營村、白土泉村、營河村、西馬莊村、馮樓村、北王莊村、北紙坊村、北李莊村、關廟村、坡池村、小山溝村、東馬莊村、武莊村、廟張村、北孫莊村、獅子張村、東營村、彥張村。
  小屯鎮 代碼:410482104 
  2006年,轄42個村委會:小屯村、樊莊村、毛莊村、時屯村、大陳村、崔辛莊村、耿堂村、魯辛莊村、雷莊村、西王莊村、孫店村、蘆店村、朝川村、張村村、李灣村、范灣村、山王村、楊其營村、小陳莊村、玉王村、長營村、季寨村、季營村、周莊村、路寨村、吳營村、東村、中村村、西村村、小于莊村、史莊村、楊集村、石河溝村、吳嶺村、牛莊村、黃洼村、丁堂村、李珍莊村、南李莊村、魏莊村、南張莊村、宗莊村。
  楊樓鄉 代碼:410482200 
  2006年,轄24個村委會:楊樓村、下水村、佛堂村、李莊村、西史莊村、西王樓村、石臺村、馬莊村、大程村、小程村、李圪垱村、陳溝村、高溝村、趙溝村、口子趙村、黎良村、劉圪垱村、程莊村、夏莊村、耿莊村、雙廟村、葉莊村、渠莊村、南范莊村。
  蟒川鄉 代碼:410482201 
  2006年,轄34個村委會:核桃園村、蟒川村、東莊村、薛莊村、河西村、孫嶺村、半東村、半西村、田河村、蟒窩村、戴灣村、齊溝村、滕口村、滕店村、娘廟村、楊溝村、張溝村、唐溝村、郝溝村、王嶺村、任村村、黑龍廟村、英張村、任莊村、柏樹吳村、齋公店村、石灰窯村、嚴和店村、 羅圈村、小龍廟村、陳家村、木廠村、牛角嶺村、寺上村。
  王寨鄉 代碼:410482202 
  2006年,轄32個村委會: 小拉灣村、胡莊村、溫莊村、龍山村、馮溝村、大拉灣村、柳樹王村、尹莊村、唐村村、尚寨村、夾河史村、楊莊村、十字路村、茶庵村、董溝村、寺灣村、朱洼村、王古城村、東王莊村、楊古城村、樊古城村、冶墻村、牛莊村、辛莊村、東王堂村、口子孫村、裴爬村、鄭鐵村、訾莊村、劉洼村、尹沖村、谷店村。
  陵頭鄉 代碼:410482203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陵頭村、后戶村、寧莊村、梅莊村、 西街村、段子鋪村、朱溝村、黃嶺村、養田村、申坡村、樊窯村、楊樓溝村、東楊寨村、橋溝村、孟莊村、寇寨村、李窯村、陳窯村、廟灣村、大廟村、沙古堆村、葉寨村、和尚廟村、飲虎溝村、東山村、余窯村、前戶村。
  廟下鄉 代碼:410482204 
  位于汝州市西15千米處,距省會鄭州85千米。總面積140平方千米。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廟下村、南楊莊村、樂寨村、下魯村、 長張村、西薛莊村、古城村、唐店村、小寨村、西荒村、羅郭嶺村、 灣子村、春店村、北胡莊村、文寨村、寺上村、黃寨村、西趙莊村、神溝村、北郭莊村、宋王村、北劉村、北于莊村、姚莊村。(76個自然村)
  紙坊鄉 代碼:410482205 
  2006年,轄36個村委會:紙西村、紙東村、紙南村、紙北村、康街村、韓樓村、新莊村、西趙落村、張樓村、龍泉村、料棍張村、丁村村、陶村村、武巡村、中王村、東趙莊村、趙東村、趙南村、趙北村、趙西村、長東村、長西村、后寨村、牛王村、南寨村、泉李村、姚樓村、留王村、李家村村、陳古同村、車渠村、石莊村、中山寨村、 張莊村、石橋村、蘇樓村。
  尚莊鄉 代碼:410482206 
  2006年,轄29個村委會:米廟村、棗樹廟村、安莊村、白莊村、郭林山莊村、一五張村、雙郭樓村、曹莊村、金溝村、東關廟村、東黃莊村、大劉莊村、石槽王村、許莊村、郭營村、馬窯村、尚莊村、于莊村、鐵爐馬村、白馬村、焦嶺村、榆圪垱廟村、九間窯村、風廟村、樹陳村、王河盤村、潘莊村、于窯村、玉皇溝村。
  騎嶺鄉 代碼:410482207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田堂村、王堂村、大張村、北安莊村、安洼村、小陳村、王莊村、河坡村、山王寨村、馬廟村、東坡村、 雪窯村、黃莊村、范集村。
  大峪鄉 代碼:410482208 
  位于汝州市東北29千米。總面積140平方千米。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大峪村、趙樓村、下焦村、邢窯村、田窯村、劉窯村、大泉村、后坡村、楊窯村、龍王村、班莊村、黃窯村、棉花村、王臺村、同豐村、雷泉村、高嶺村、劉河村、玉皇村、十嶺村、寨灣村、西范莊村、袁窯村、青山后村。(201個村民組)
  夏店鄉 代碼410482209: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新村村、夏東村、夏西村、夏南村、夏北村、孔寨村、魯張村、上魯村、磨莊村、八里王村、西湖村、路莊村、陳莊村、毛寨村、孫莊村、呼窯村、甄窯村、河口村、關帝廟村、黃溝村。
  焦村鄉 代碼:410482210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焦村村、東溝村、安溝村、李樓村、邢村村、王樓村、段村村、秋樹李村、灣李村、靳村村、杜村村、水溝村、梁窯村、張村村、槐樹村、魏溝村。
  汝州交通
  汝州過境鐵路焦柳線(原名焦枝線),于1969年11月動工修建,1970年10月1日竣工通車,1990年7月1日建成復線并通車,境內全長56公里,設臨汝鎮、廟下、王堂、汝州城區、戎莊、小屯六個站臺,年貨物發動量和貨物周轉量均達到200萬噸以上。
  汝州轄區現有縣級以上公路總里程1230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其中國道207穿越南北45.2公里,省道廟洪線、常付線、侯飯線、時南線4條,境內總長133公里,縣道12條,總長280公里。另有正在建設的平臨高速公路(為洛陽至南京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境內通過52公里,設小屯、汝州市區、溫泉三個出口。
  汝州市現有汽運公司、客運公司、二運公司三家中型以上運輸企業,主要經營道路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年客運量近2000萬人,客運周轉量近4億人公里;年貨運量600余萬噸,貨物周轉量近2億噸公里。
  汝州市內現在有12條路線的公交車
全國城市行政區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朔州市| 博客| 明光市| 牡丹江市| 清水河县| 布尔津县| 辉县市| 布尔津县| 迁安市| 平江县| 阿勒泰市| 汾阳市| 乐都县| 牟定县| 长汀县| 天台县| 双峰县| 庄浪县| 登封市| 榆林市| 汨罗市| 鄯善县| 常山县| 晋宁县| 西乡县| 庄浪县| 彭水| 五峰| 金堂县| 红河县| 库尔勒市| 承德县| 教育| 天等县| 郓城县| 潼南县| 宜春市| 云浮市| 大洼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