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劃 > 浙江省 > 麗水市 > 景寧畬族自治縣

更新時間:2021-02-20

景寧畬族自治縣介紹


行政區劃:鄭坑鄉 英川鎮 渤海鎮 東坑鎮 沙灣鎮 景南鄉 大地鄉 金鐘鄉 外舍鄉 澄照鄉 鶴溪鎮 梅岐鄉 大漈鄉 葛山鄉 大順鄉 陳村鄉 標溪鄉 家地鄉 鸕鶿鄉 雁溪鄉 毛垟鄉 梧桐鄉 秋爐鄉 大均鄉
長途區號:0578郵政編碼:323000
車牌號碼:浙K行政代碼:331127
隸屬政區: 麗水行政級別:自治縣

   景寧畬族自治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7°58′,東經119°38′?偯娣e1949.98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2004年)。屬麗水市,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云和縣,東北連麗水市。1990年人口17.3萬。漢族為主,有畬、藏、苗、彝、侗、黎6個少數民族。1984年10月,析云和縣原景寧地域建立景寧畬族自治縣,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1997年轄5鎮、19鄉,有人口17.5萬人,其中畬族人口1.75萬人,占10%?h人民政府駐鶴溪鎮前西路19號,郵編:323500。行政區劃代碼:331127。區號:0578。拼音:Jingning Shezu Zizhixian。
  地形地質
  景寧地處浙南山地中部,洞宮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斜貫,峰巒聳立,千米以上山峰近 800座。地形復雜,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為主,發源于洞宮山脈的甌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將縣境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兩岸寬約124.6公里的狹長帶,構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地貌格局。境內海拔高低懸殊,最高的大漈鄉海拔1020米,最低的陳村鄉海拔80米。
  景寧屬華夏陸臺浙閩地質組成部分。出露地層單元以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火山系為主,第四系不發育。自震旦以來,構造以上升為主,沒有巨厚的海相沉積。在歷次地殼運動中,以燕山運動最為深刻,曾發生多次火山活動,有深厚的火山巖(侏羅系)覆蓋層及穿插其間的侵入巖體(主要為燕山晚期各次侵入的花崗巖類)。凝灰巖與花崗巖的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96.57%,地質構造位于中國東南部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南段,江山——紹興深大斷裂東南側的浙閩隆起區,新華夏系上虞——麗水——壽寧斷裂帶,龍泉——奉化地幔凹陷區,是全省地殼厚度最大的地域之一。
  大漈上山頭:距景寧縣城60公里,屬千米群峰間的高山盆地,主峰上山尖海拔1689米,景區海拔1060米,十里平疇、幾彎碧水間,山丘起伏,有“九獅十三羊(洋)之說,千年古村落素稱“云中桃源”。自然景觀有雪花潦絕景,“一水拍天”,高達百米,飛瀑似巨花噴雪,蔚為奇觀;陽崗寨懸崖峭壁,“如來掌”驚心動魄;銀坑洞幽深莫測,龍舌漈“龍舌噴珠”以及碼潛渡等,風光美不勝收。人文景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思寺,完整保存宋元古建筑風貌,還有古祠堂、古廊橋、歷史悠久的高山古村落和古樹林。其中,千年柳杉王胸徑4.47米,為全國之最。
  敕木山:在縣城南6公里,張春鄉西南隅。相傳古時山有湯夫人廟,南宋高宗遷都臨安時,湯女仙顯靈運棟梁貴木于朝,高宗大喜,降敕褒封產木之山為敕木山,因之得名。屬洞宮山脈,海拔1519米。面積約52平方公里,主要由火山巖構成。
  白云山尖:海拔1601米,浙江省內第7高峰,山高林茂,氣候怡人,空氣純凈。登瞭望臺,可雄視浙閩兩省四縣。春季山花爛漫,兩千余畝紅白杜鵑相映成趣。夏季涼風習習,各種什木綠葉生油,生機盎然。秋季野果酸、甜、苦、澀應有盡有源頭之水清涼甘暢,冬季山頂白雪似棉,山腰十月陽春依舊。
  氣候特點
  景寧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熱量資源豐富。因地形復雜,海拔高度懸殊,氣候垂直差異明顯。
  據縣氣象部門測計,縣城年平均氣溫17.5℃。其內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氣溫約降低 0.59 ℃。1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 ,年平均氣溫18℃左右;200-300 米的丘陵地區,年平均氣溫17 ℃左右,400 -600 米的丘陵低山 區年平均氣溫 15--16 ℃左右 ,800--1000 米以上的地區年平均氣溫14-12℃左右。一月份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氣溫6.6 ℃ ;七月份為全年最熱月,月平均氣溫為27.7℃ ,縣域極端最低氣溫-8.3℃ ,一般年份極端最低氣溫為–3—-4℃,極端最高氣溫為40.5℃ ,一般年份為3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最長259天,最短 230天,平均初霜期為11月中下旬,終霜期為3月份的上旬。年平均降水量為1542.7毫米 ,年日照時數1774.4小時 , 年太陽輻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僅為40%, 為全省日照時數最少的縣之一。
  水文狀況
  景寧畬族自治縣內有甌江、飛云江兩大水系的發源地之一。處于浙南山區,流域范圍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縣植被覆蓋較好,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其水文性質也較好,但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水位漲落迅速。每遇暴雨,水位陡漲陡落。有較大的洪水,自起漲到峰頂不會超過10個小時。但洪峰滯留時間短,甚至轉瞬即退,長則達幾小時。落水1-2天便到常見水位。二是徑流量季節分配不均。雨季4、5、6三個月的徑流量約占徑流總量的50%。枯水季每年的11、12月至年的1月三個月僅占年總量的65%左右。三是徑流量年際變化大。豐水年徑流量要比枯水年徑流量大2-3倍。四是含沙量較小,水質好。江河水清撤見底,洪水來時才較渾濁。暴雨期間輸沙率較大,冬季少雨季節輸沙率可以零計算。由于流域內工業經濟欠發達,基本上沒有任何的人為工業污染,甌江、飛云江兩大水系及許多小支流水質均達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小溪、北溪集諸山之水匯入甌江、飛云江。
  飛云江:在浙江省東南沿海,省內主要水系之一。在歷史上,江名曾隨縣名先后易改為安陽江、安國江、瑞安江。源出景寧畬族自治縣境洞宮山支脈赤木山南麓,南流經北溪、白鶴兩鄉,納大白坑后折東出東坑鄉,向南入泰順縣,至百丈鎮折東橫貫文成、瑞安兩縣市南部,在瑞安市城關鎮東南入東海。長176公里,流域面積373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中、上游經浙南山地,灘多流急,河床由塊石、卵石構成,水位暴漲暴落,屬山溪性河流;下游入溫瑞平原,河寬水緩,河床為砂和淤泥覆蓋,受潮汐影響,河槽不穩定,造成巨大彎曲,并多沙洲。主要支流北岸有泗溪、玉泉溪、莒江溪等。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林溪(南溪上游)等多處水庫,水電站。
  甌江:為浙江省第二大江,它位于浙江南部,古名慎江,曾名永嘉江、溫江。流域總的地勢是 西南高、東北低。甌江發源于慶元、龍泉兩縣市交界的百山祖鍋帽尖。西北流稱梅溪,至李 家圩左納八都溪后稱龍泉溪,流經龍泉縣后左納大貴溪,進入緊水灘、石塘兩水庫,東北流 經玉溪水庫,至大港頭,左納松陰溪后稱大溪。至四都左匯宣平溪,至黃渡左納小安溪,至 古城左納好溪后,折東南流至青田縣船寮左納船寮溪,至湖邊右納小溪,之后始稱甌江。經青 田至溫州市江心嶼,水分南北二江,楠溪江從左岸匯入,其下游江心有七都島分隔為兩支,至 龍灣匯合后東流,又有靈昆島分隔為兩汊,北汊經七里黃華、岐頭注入溫州灣,南汊經蘭田 碼頭注入溫州灣,流域面積18 100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黃華岐頭全長384公里,落差1 300米, 平均坡降3.4‰。
  自然資源
  土地類型豐富。根據2000年土地變更調查結果,全縣土地總面積193859.47公頃,其中已利用的土地面積為179076.14公頃,土地利用率為92.37%。其中:耕地14577.28公頃,占7.52%,人均0.084公頃。園地:2177.77公頃,占1.12%:林地:156788.58公頃,占80.88%;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357.7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7%;交通用地:674.48公頃,占0.35%;水域3415.82公頃,占1.76%;未利用土地14783.33刀公頃,占7.63%。耕地土質條件優越,利用價值較高,土壤結構好。全縣土壤種類有紅壤、黃壤、潮土、水稻土四個土類,十個亞類,二十七個土屬,五十二個土種。其分布比例是:紅壤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含3個亞類,10個土種,占42.21%;潮土分布在小溪兩岸的灘地,占0.38%:水稻土分布在溪澗峽谷兩側不同海拔的山壟梯地上,占11.82%。
  動植物資源豐富,以上標望東洋濕地保護區最為突出,全縣有植物178多科,691多屬,1552余種。植被以馬尾松、杉木等會葉林為主,夾雜著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竹林,灌叢、草甸等。林相多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伯樂樹、南方紅豆杉、鵝掌楸、福建柏、香果樹、銀杏、厚樸等30多種。野生動物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麂、白頸長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種。全縣共有脊椎動物31目,78科,272種。其中:獸類8目,20科48種;鳥類15目40科162種;爬行類3目9科30種;兩棲類2目5科18種;魚類3目4科40多種。
  礦產資源十分豐富?h域內已發現或探明的礦種有:鐵、錳、鉛、鋒、銅、鉬、鎢、金、銀、葉臘石、瑩石、硫鐵、高嶺土、石英、紫砂、大理石、花崗巖等20余種,產地100多處。其中:鉬礦的儲藏量占全省的首位,為本縣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保證。
  濕地資源豐富。人稱地球之腎的濕地,全縣境內有三個較為集中的高山濕地群,望東洋高山濕地、大仰湖濕地、仰天湖濕地,總共濕地面積約1200多畝。最為突出的望東洋高山濕地,海拔1230米,面積達600多畝,濕地內的江南愷木林屬省內罕見,絕無僅有,國內也屬鳳毛麟角。而以高山地濕地群為保護對象的保護區在省內至今仍是空白。
  歷史沿革
  景寧縣境西周屬越。春秋仍屬越地。
  三國是屬臨?,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永嘉、臨海二郡,置處州設立括蒼縣(含景寧地域)。
  明景泰三年(1452年)巡撫孫原員以“山谷險遠,礦徒嘯聚”為由始置景寧縣,屬處州府。清沿其制。
  辛亥革命(1911年)后,屬處州軍政分府。
  1914 年屬甌海道。
  1927年直屬浙江省政府。
  1935年9月屬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8年4月,屬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7月屬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12日景寧城解放,5月21日建立景寧縣人民政府,屬麗水專區。
  1952年麗水專區撤銷 , 改屬溫州專區。
  1960年并入麗水縣。
  1962 年劃麗水縣原云和縣、景寧縣轄地置云和縣,屬溫州專區。
  1963年5月麗水地區復設,轄云和縣(含景寧)。
  1984年6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以原景寧縣地域建立景寧畬族自治縣。
  1985年4月22日,即畬族傳統的"三月三"節,縣人民政府在駐地鶴溪鎮舉行盛會,慶祝我國第一個畬族自治縣正式成立。
  文物古跡
  惠明寺
  惠明寺位于景寧縣敕木山亞峰惠明泉山上。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因惠明和尚而得名,清嘉慶十九年(1814)重建正殿,同治四年(1865)造后堂及左右軒,今僅存山門、石道及兩側殘墻,天井原正殿木門殘破,1982年后重建。據傳當年寺僧與畬民在寺院周圍辟地種茶。譽滿全球的“金獎惠明茶”即產于此。
  時思寺
  時思寺位于景寧縣大鄉,為宋元時期建筑。建于宋紹興十年(1140)。相傳梅氏一六歲幼童守祖父墓,居廬三年,不離其側,宋高宗聞報,旌表其人為“孝童”,其廬為“時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劉基書額“時思道場”,明宣德元年(1426)改院為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漢式布局建筑群,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為江南現存宋元時期主要建筑,現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未到寺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株參天古樹,樹在寺外,樹前有一石碑,碑曰:柳杉王。走近樹旁,見樹有一洞,復入之,樹內有洞天,古樹中空,直通樹頂,內空可擺兩張八仙桌供人娛樂而有余,幾十米的洞壁,全是焦炭,如一口深深的枯井能看到蒼穹,想是先前必遭不測,后問村民得知古樹是有1500年的樹齡被專家鑒定為我國大柳杉之最的“柳杉王”,該樹高47米,胸徑達4.7米。 最早因遭遇雷擊而留下中洞的,后又因一頑童在樹洞內玩火,不慎將柳杉王點燃,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后在村民的全力撲救下才得以熄滅。
  寺門距柳杉王廿余米,斜對著,略顯簡陋與小氣,上有一匾,書有“時思寺”三個金字。入門,一古柏橫亙道前,樹植右側道旁,桿卻斜靠在左側的圍墻之上,想是累了,靠墻小憩吧。旁另有一古柏卻屹立,雖枝桿蒼虬,卻依然枝繁葉茂,樹蔭庇護著旁邊那靠墻休憩的古柏,這兩株古柏雖歷經千百年的風霜雪雨,卻依然攜手。
  低處是僧人們念經講習之所,有大雄寶殿,彌勒佛殿等。入內,并無佛像。但依稀能感覺得到先前香煙繚繞,佛經聲聲。有一三層小樓格外引人注目,是這寺內惟一的多層建筑了,樓成方形,各層有飛檐翹出,倒像是一座塔了。入樓內,有木梯可上,梯窄,樓更矮,梯頂有一橫梁,須低頭入廳,梯旁有一回廊,只能側身過。入三樓有一穹頂,為六邊形,中間有一圓形孔,四周繪有祥云,蓮花,一對鳳凰
全國城市行政區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那坡县| 吴堡县| 舞阳县| 万全县| 京山县| 开封县| 鲁甸县| 千阳县| 南宁市| 辛集市| 富民县| 固安县| 大渡口区| 天峨县| 渝北区| 西贡区| 博白县| 耿马| 霍邱县| 正定县| 锡林郭勒盟| 江城| 辽阳县| 永年县| 东乡县| 蓬莱市| 息烽县| 兰坪| 宜昌市| 商丘市| 岱山县| 扎鲁特旗| 沙洋县| 三江| 柳江县| 林芝县| 深泽县| 湖北省| 福海县|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