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大寨子 蘇甲鄉 北閘鎮 布嘎鄉 蘇家院鄉 大山包鄉 青崗嶺鄉 舊圃鎮 樂居鄉 小龍洞鄉 靖安鄉 永豐鎮 灑漁鄉 田壩鄉 盤河鄉 炎山鄉 守望鄉 |
長途區號:0870 | 郵政編碼:657000 | |
車牌號碼:云C | 行政代碼:530602 | |
隸屬政區: 昭通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昭陽區總面積2167平方千米,總人口78.9萬人(2007年)。 區人民政府駐海樓路,郵編:657000 代碼:530602 區號:0870 拼音:zhāo yáng qū
地理位置
昭通市昭陽區位于云南省東北端,地處云、貴、川三省結合部。東鄰貴州省威寧縣,南接本市魯甸縣,西隔金沙江與四川省金陽縣相望,北與本市的彝良、大關、永善三縣相連,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
區內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俱全,信教群眾近12萬人。全區有國土面積2167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區轄14個鄉、3個建制鎮、3個城市街道辦事處,有129個村民委員會和4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380個村民小組,1064個自然村。境內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個民族,(2007年)總人口78.9萬人。
歷史沿革
昭陽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云南三大文化發祥地之一。數萬年前,早期智人“昭通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在此交匯融合,蘊育了神秘悠遠的朱提文化。這里交通便利,自秦鑿“五尺道”、漢開“南夷道”以來,這里就是云南與中原互相溝通的重要門戶,是著名“南方絲綢之路”的要沖。內昆鐵路、213國道橫貫境內,建于民國年間的機場在九十年代擴建、目前每天均有航班,區位優勢日益凸現,城區距省會昆明381公里、成都550公里、重慶580公里、貴陽450公里,是滇、川、黔、渝結合部的重要樞紐城市。區內物產豐富,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有豐富的無煙煤、黃鐵礦、鉛鋅、銅、鐵等,特別是儲量達81.82億噸的褐煤居全國第二位、南方第一位。大山包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也因此榮膺“中國黑頸鶴之鄉”。同時,該區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進入了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并在中國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區內蘋果種植歷史悠久,1989年3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中國南方優質蘋果商品生產基地”。本地優良畜種烏蒙馬馳名省內外。此外,特殊的立體氣候造就了我區豐富的植物種類,有黃杉、銀杏等珍稀樹種及八角、獼猴桃等林木;有天麻、杜仲、貝母等野生藥材;有野百合、杜鵑花、木耳花等野生花卉;山區重要經濟林產品有木漆、核桃、板栗等;壩區則盛產蘋果、黃梨、櫻桃、山楂等;江邊河谷地區有桐油果、花椒、蠟蟲等。
自然環境
區境地處云貴高原西北部,地勢西高東低,為滇中凹部的東北端,有較完整的高原地貌。兩大山系橫亙境內,東為烏蒙山脈西延伸尾端,山勢磅礴,高峰林立;西為橫斷山脈涼山山系分支東伸邊緣,山高坡陡,海拔懸殊;大山包鄉獨石包包海拔3364米,為境內最高點,大寨子鄉茅坡海拔494米,是全區最低處。兩山系之間為昭通壩子、灑漁壩子、靖安壩子,均是糧食主產區。利濟河經昭通壩子匯入灑漁河,灑漁河流經灑漁、靖安壩子后出境;金沙江流經境內23千米。全區壩區占33.6%,山區占64.3%,江邊河谷地帶占2.1%。昭通壩子海拔約1950米,地勢平坦,丘壩相間,為典型的高原湖積盆地,昭通城坐落在壩子中間。境內地處暖帶,為北緯高原大陸季風氣候。冬季氣溫較低,夏季氣候涼爽,干濕兩季分明。全年無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氣溫11.6℃,最熱月7月均溫19.8℃,最冷月1月均溫2℃,全年活動積溫≥10℃的3217℃,年均日照時數1902.02小時,年降水量73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