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街道居委會[341523110001]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廟沖村委會[341523110200]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冒峰村委會[341523110201]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陡河村委會[341523110202]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長堰村委會[341523110203]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李堰村委會[341523110204]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張母橋村委會[341523110205]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東崗村委會[341523110206]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林業村委會[341523110207]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砂院村委會[341523110208]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農林村委會[341523110209]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長沖村委會[341523110210]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白果村委會[341523110211]
- 安徽省舒城縣張母橋鎮合心村委會[341523110212]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
車牌號碼:皖N | 行政代碼:3415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舒城縣 | 行政級別:鎮 |
張母橋鎮位于舒城縣西北,豐樂河南岸,與金安區隔河相望。明朝萬歷年間,一老漁翁遺孀張大娘出資,在穿街而過的河上修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橋,張母橋由此得名。全鎮轄17 個村,1 個街道,土地總面積約62 平方公里,人口3.6 萬,耕地26678 畝,地勢集丘陵、平畈、山區于一體。距縣城24公里,合九鐵路45公里;寬闊平整的縣級公路貫穿全境,通村公路晴雨通車。農業培育起蠶桑支柱;集鎮建設突飛猛進,木林加工,掛面生產,飲食娛樂,服裝和日用品批零四條專業待街建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成為四鎮二鄉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買不到的到張母橋買,賣不掉的到張母橋賣”的說法毫不虛夸。2001 年,國內生產總值8684 萬元,工業總產值9124 萬元,財政收入401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0 元。
今后的發展思路為:順應中國加入WTO和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實際收入;育強蠶桑支柱產業,發展生態環保農業;營造寬松環境,大力發展個私民營經濟;完善專業街建設,豐富集鎮建設內涵;發揮資源優勢,培育生態旅游業;強化基層組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中心村,康居點建設進程,促進農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