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興隆村委會[341523200200]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中原村委會[341523200201]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三塘村委會[341523200202]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楓香樹村委會[341523200203]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文沖村委會[341523200204]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田埠村委會[341523200205]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勝利村委會[341523200206]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春秋村委會[341523200207]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倉房村委會[341523200208]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萬善村委會[341523200209]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文王村委會[341523200210]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夾河村委會[341523200211]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柏家崗村委會[341523200212]
- 安徽省舒城縣春秋鄉華蓋村委會[341523200213]
長途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7000 | |
車牌號碼:皖N | 行政代碼:3415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舒城縣 | 行政級別:鄉 |
文翁故里春秋鄉位于舒城西南,距縣城16公里,與城關、南港、湯池、闕店、干汊河等鄉鎮接壤,安(慶)合(肥)公路側邊而過,舒(城)桐(城)公路縱貫其中,本縣“四大名山”中的“春秋山”、“華蓋山”座落兩端,登其主峰,近可觀萬佛山水,遠可眺巢湖風光。全鄉總面積69.7平方公里,耕地2.2萬畝,山場4.6萬畝,人口3.2萬人,14個行政村,18所學校(春秋中學為中心學校,文翁中學即原楓香樹中學為省級農村示范中學).
在發展的歷史上,春秋鄉行政區劃曾多次變更.民國28年設曹家河鄉,1949年1月屬南港區曹家河鄉,1949年8月劃入干汊河區,1950年屬楓香樹區倉房鄉,1956年屬南港區春秋鄉,后經歷次改動于1983年10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屬南港區春秋鄉,1992年春撤區并鄉,原河棚區楓香樹鄉并入春秋鄉,形成今日“二合一”鄉.
春秋物產豐富,盛產板栗、茶葉、油茶、水稻、棉花等。境內建筑用石料和磚瓦用黏土資濤豐富,素有"采石之鄉"美稱,倉房村百花嶺玄武巖石料探明儲量6290萬噸,堪稱省內一絕。養殖業較為發達,規模養殖向群體化方向發展。山川秀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近年來,鄉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加快春秋崛起、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今后一段時期,春秋鄉領導班子將以黨委規范化建設為契機,以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依托春秋鄉情,圍繞建設生態春秋、小康春秋、和諧春秋,認真抓好招商引資、計劃生育、結構調整、基礎建設、社會穩定五大重點,著力提升養殖業,鞏固林果業,深化加工業,發展旅游業,促進三個文明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