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9-28 10:11 編輯:方方
每年秋天的大閘蟹運輸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從去年順豐拿下陽澄湖空域,讓大閘蟹首次“坐上”無人機后,傳統的大閘蟹行業正在成為各種黑科技嶄露頭角的舞臺。9月23日,順豐在2019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上引爆一個重要消息,其歷經兩年研制的大閘蟹自動捆扎機在蘇州區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該設備是由順豐“包裝實驗室”研發,也是業內領先的大閘蟹捆扎全自動化設備。
(由順豐自主研發的大閘蟹自動捆扎機重磅面世)
吃貨福利!自動捆扎機首次投入使用
螃蟹好吃,運輸難。作為中國人飯桌上當之無愧的貴族,大閘蟹以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秋季廣受消費者喜愛,但大閘蟹對于時效和保鮮要求極高。
因此大閘蟹運輸過程中對冷鏈、包裝、物流調度技術等方面都有比較嚴苛的要求。甚至有人用“運量堪比鐵路春運,難度向疫苗運輸看齊”來形容中國大閘蟹快遞現狀。
而大閘蟹捆綁環節卻由于其特殊性容易被外界忽視。若不對大閘蟹進行捆綁操作,那么螃蟹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到處亂爬,消耗大量體力不說,還容易過早死亡。
目前,這一環節主要由人工進行完成,但捆扎費時費力,以蘇州區為例,一家大閘蟹電商每年用于捆蟹的支出已超百萬,每年高峰時期靠人海戰術來捆扎,效率也難以提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閘蟹總產量基本維持在80萬噸,以4兩/只計算,全國每年大閘蟹產量40億只,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依靠人工的大閘蟹捆扎環節早已進入“超負荷”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順豐歷時近兩年,于2019年9月初研發出大閘蟹自動捆扎機,并在蘇州投入使用,首次在業內實現了由人工捆蟹向設備自動捆蟹的跨越,讓大閘蟹的工業化生產成為可能。
(順豐引領行業進入自動化捆蟹時代)
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首代自動捆蟹機占地面積約6平方米,操作簡單,僅需要一名操作人員進行輔助操作,培訓一天即可上崗。
據了解,該設備可適配2至6兩的大閘蟹捆扎需求,相比人工,自動捆蟹機無論在捆蟹效率還是捆蟹成本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獨特的捆扎技巧加上特殊化處理的繩子,也使人工無法效仿,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
不少當地蟹農對這臺黑科技的興趣非常濃厚,一起組團體驗,他們表示全自動捆蟹機的落地,對于目前大閘蟹捆扎過度依靠人工、效率不高的行業現狀來說,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和促進。
螃蟹“戰場”的黑科技之爭
大閘蟹從養殖基地直達消費者餐桌的大規模運輸,則需要各個環節的高效率配合,也成為各個玩家比拼科技實力的舞臺。
除了順豐之外,包括京東、EMS、跨越及通達系等公司均對這個市場垂涎欲滴,自去年以來,包括無人機、高鐵、冷鏈車以及各個環節的自動“黑科技”裝備在大閘蟹市場輪番上陣。如今的大閘蟹運輸,早已成為巨頭之間的科技角逐。
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順豐一直致力于推動大閘蟹行業科技發展,2018年,順豐深入全國十大大閘蟹主產區,精準至蟹塘,增設了多個臨時網點用于大閘蟹攬收,2019年僅在陽澄湖,順豐就投入了近百個臨時網點;在設備上投入了近90臺滾筒機、超百臺塑封機,保障大閘蟹收寄。
此前,順豐還在“徽蟹”發布會上透露,已經提交并獲準立項《鮮活水產快遞服務標準》。而這項標準旨在填補鮮活水產在快遞服務標準方面的空白。
業內人士認為,總結多年運營經驗,順豐早已克服生鮮品類在物流運輸條件、物流時效等方面的嚴格限制,助力上游產地端將商品快速分銷至全國各地。而不光物流,順豐在包裝、捆扎等與大閘蟹的相關領域也作為先頭部隊為行業進行了探尋。
正如順豐蘇州區負責人在開捕節上所言,順豐業已成為一個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如今更在配送端的基礎上,將產業延伸至價值鏈前端的產、供、銷、配等環節。“未來,順豐將與政府、大閘蟹行業協會、眾多大閘蟹經營者一起,通過大數據對消費行為預測、規劃大閘蟹養殖布貨計劃、配送方式等進行串聯優化,立足于整個大閘蟹供應鏈體系,為行業做出新的貢獻。”
物流專家趙小敏則表示,在眾多競爭者中,順豐代表著專業配送,在大閘蟹運輸這個領域,順豐占領先機、經驗豐富,已經是很多用戶的首選,并在相當長時間內難以撼動。同時,順豐已經具備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包括空運、鐵路運輸。未來產業對物流企業的要求不是單一配送商,而是需要物流公司能夠完成資源調配和全方位對接,這就需要放在整個產業鏈條中去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