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0-9 9:3
中國家電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度變革。縱觀我國家電行業現狀,市場高度飽和,增長步伐放緩。在渠道深度變革、消費升級與消費分級日趨嚴重的背景下,家電企業向高端化、智慧化、品質化轉型是唯一的出路。
那么,在這種轉型之路上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樣本呢?其實,如果我們聚焦家電行業一些龍頭企業的成功經驗,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轉型案例完全有跡可循。例如,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中堅力量,長虹就通過體制、機制、產業結構、產品創新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轉型,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最大冰箱壓縮機提供商、中國最大的物聯網模塊提供商、中國最大數據存儲方案提供商、中國最大軌道交通電源系統提供商、中國最大高速連接器提供商,建立了一個非常客觀的產業冠軍集群并誕生近十項中國冠軍,甚至世界第一。
由此可見,想要實現真正的變革與升級,找準內因,也就是影響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等突出問題是重中之重,
打破企業體質約束,在變革中尋求突破
長虹戰略轉型的伊始,就闊步走向了體制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十九大報告給出的明確方針,為了更好的推動發展,長虹將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落實控股集團層面混改,控股集團整體上市,并依據已有的多個上市公司平臺對現有產業進行重組,全面推行骨干員工入股,改組改制直指轉型發展的實質難題,體制改革之舉落地有聲。
與此同時,長虹新定位為“競爭性商業國企”,以“新三坐標”的戰略為指導,實現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加速從家電制造企業向互聯網企業、服務型企業轉型升級,全面實現數字化的改革。在智能化方面,長虹強化現有終端產品的智能化,拓展新型智能設備,通過持續強化技術升,做強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電業務,拓展新型智能終端產品門類;在網絡化方面,加強網絡對終端產品的價值提升,強化云平臺建設,推動長虹內部業務活動全面“云化”,構建數據分析能力,挖掘數據的價值,探索基于數據的商業模式;在協同化方面,加強設備的協同和服務的協同,形成系統解決方案,發展智慧家庭、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等業務。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穩步實現發展目標
在企業體制機制轉型的同時,長虹還加速推進另一轉型:產業結構轉型。對于國內家電制造業來說,高精尖的制造能力短缺,而簡單加工的制造能力過剩,因此迫切需要從規模制造向精益智造,從低價低端向高端高附加值,從OEM、ODM向自主品牌轉型升級,否則面臨淘汰風險。像長虹這樣幾十年歷史的國有企業,也是中國消費電子巨頭,要想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唯有持續改革、加速轉型。
目前,長虹旗下現有四家上市公司,包括四川長虹、長虹美菱、長虹華意、長虹佳華,另外還有長虹系四家公司新三板掛牌。長虹將根據上市公司優化產業布局,加速退出不符合長虹發展方向的產業,整合企業優質資源,精簡企業數量,子公司從240家縮減到184家,做強做優主業。通過持續聚焦人才、資金、渠道等優質資源向主業板塊傾斜,著力提升主業的行業地位和盈利能力。同時以企業并購為手段,快速拓展新業務。長虹提出企業發展目標:銷售規模2025年超過2000億元。
產品的創新與優化,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時下,伴隨著新的消費時代的升級,消費者對于商品的滿足度也在不斷嚴苛。家電企業想要高質量發展,就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地選擇高質量發展道路,調整品牌結構和產品結構。目前,隨著產品智能化的推進和5G網絡進入市場,物聯網產業正在全面興起,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和消費升級的核心引擎,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關聯產業容量將達到萬億級。對長虹而言,智慧家庭全面市場化意義重大,有助于長虹形成更加成熟的“物+聯”智慧家庭產業生態,驅動全產業鏈成長。
目前,長虹智慧家庭應用解決方案成功將電視、冰箱、空調等家電互聯互通,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與產品支持。長虹基于物聯網技術,以電視為中心,推出了全新的CHiQ電視、冰箱、空調等人工智能家電,并通過強大的物聯兼容協議,實現長虹CHiQ電視與冰箱、空調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長虹在人機交互(智能語音、紅外感應、虹膜識別、聲紋識別)、云圖像識別、智能變頻、自清潔、水分子激活保鮮等產品競爭性技術領域,已經形成全球性的領先優勢。
未來三年,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滿足用戶需求,長虹智慧家庭將著重在安防產品的迭代以及智能音響、電子貓眼、智能門鎖、智能手環等智能產品上進行研發,從而充分發揮長虹在智能家電、消費電子、智能制造、元器件等領域的產業優勢,助力長虹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
一直以來,長虹堅持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持續培育核心技術,打造長虹產品“技術標簽”。長虹通過完善三層技術體系,推進實驗室建設,力求在語音交互、畫質提升、食品保鮮等核心領域保持行業技術領先。強化專利及標準工作,構建競爭優勢,未來幾年將以產出核心專利為重點提升專利質量。積極發起和參與國家標準制定,把握公司產品話語權,推進公司重點專利技術進入標準。
以人為本,加強管理,描繪企業發展藍圖
長虹認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人才的培養可以為長虹實現2025年發展目標提供強大推動力。因此,長虹將推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在全球范圍內加快推進市場化引才,在核心技術方向持續實施領軍人才招募計劃。同時推動母子公司經營層高管在任免、薪酬、績效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激發人才活力,堅持從業績優秀團隊中提拔人才,從而加強人才后備力量儲備。更要推進“同創共享”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創新技術入股、員工持股等激勵方式,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另外,長虹將以強化運營管理和加強品牌建設,促進戰略轉型的成功實施。通過壓縮管理層級,以此來提高決策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并以新思路推進應收、存貨壓控及運營效率提升,同時推動營銷轉型,提升運營水平。通過實施品牌協同管理,重點打造以人工智能家電為代表的拳頭產品,重塑“新硬件時代”的長虹品牌形象,成立跨部門的公司級用戶運營項目組,基于海量用戶逐步形成用戶細分社群,加速用戶社群的精準運營,增強用戶黏性,提升品牌忠誠度。
對于長虹來說,這一次戰略轉型是從互聯網向物聯網,從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從國際化布局向“做強、做優、做大”轉型升級的大跨步發展。在這場家電行業的變革中,長虹大膽改革開放,敢于先行先試,從體制、機制、產業結構、產品創新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發展提升,更在當前的國內外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轉換的大背景下,對如何抓住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機遇,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煥發生機與活力這一重大課題起到了引領與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