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6-4 10:13
鐵路交通:新港城規劃設置3處鐵路站 龍煙鐵路:作為未來銜接跨海鐵路貨運功能的鐵路線路,新港城設置潮水貨運站和大季家客運站。 環渤海高速鐵路:增設環渤海高速鐵路,作為未來銜接跨海鐵路客運功能和山東北部沿海地區聯系京津地區的客運專線,新港城段與龍煙鐵路共走廊,與龍煙鐵路共設大季家客運站。 城際軌道:進一步協調山東省城際軌道的規劃建設,利用龍煙鐵路、環渤海高速鐵路開通至威海、青島和濟南方向的城際軌道線路。
新港城地區規劃設置3處鐵路站,其中潮水站和港口站均為鐵路貨運站、大季家站(新城站)為客運站。其中大季家站(新城站)為普通鐵路(德龍鐵路)、環渤海高鐵和城際軌道(新港城→濟南、青島、威海)的運營?空。 港口交通: 設疏港專用道對接“雙港” 由于城市建設的變化,港口與城市功能區需要進一步協調。隨著中心城區功能調整、地價上漲、交通條件等因素,芝罘灣港區逐步轉型,港口物流功能逐步外遷,由此也帶來交通格局的變化。 西港區,大宗散貨轉運和集裝箱運輸為主體,逐步承接芝罘灣港區的散雜貨功能;保稅港區,以冷藏、冷鏈保稅物流、加工等高端物流業為服務對象,遠期承擔芝罘灣港區集裝箱保稅功能的外遷。 疏港交通:形成以疏港專用道-高速公路和鐵路為主、城市快速路為輔的疏港交通體系,其中道路集疏運:疏港西路→榮烏高速、疏港東路→繞城高速。 鐵路集疏運:接大萊龍鐵路、藍煙鐵路。
機場交通: 機場路調整為城市快速路 機場集疏運規劃構建以高、快速路和軌道系統為骨干的機場集疏運體系,滿足機場客運交通的快速集散和適度分離港口和機場機動車交通。 規劃建議機場路調整為城市快速路,主要為機場客運交通服務,形成榮烏高速→機場高速、外環線→拉薩路→機場路和軌道快線為主的機場集疏運體系。
軌道交通: 遠期建設預留延伸至蓬萊市區 從市規劃局獲悉,從2009年我市就啟動了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工作,結合城市格局的變化,近年來一直對線路進行論證及調整。據了解,目前最終方案正在論證中。 隨著煙臺軌道交通網絡的規劃與建設,未來將形成多條連接全市重要地區的軌道交通線路,為市區交通方式分配帶來有利影響。 其中優先建設三號線和一號線,串聯起煙臺南站,煙臺站及國際機場。在遠期建設中,預留延伸至蓬萊市區的選線。實現城際軌道交通與高鐵的一體化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將極大地提高機場內外換乘效率。
道路交通: 增加交通性主干路及疏港東、西路 道路交通方面,逐步形成以公共客運交通為主體,融個體交通(步行、自行車、小汽車)于一體的多元化客運體系,強化空間發展主軸和主要交通聯系方向上的公共交通客運走廊建設,建立“走廊+樞紐”型公共客運交通組織模式。 主要調整:調整拉薩路為快速路、206-北京路為交通性主干路,增加規劃一路交通性主干路;增加疏港東、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