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1-15 9:33
游戲直播平臺虎牙(NYSE:HUYA)日前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虎牙總凈收入22.65億元,同比增長77.5%。其中,在線直播業貢獻了絕大多數營收,共計21.65億元,同比增長77.2%。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虎牙的凈利潤為2.064億元,同比增長70.5%。
而就在財報發布的前一周,虎牙宣布成為繼騰訊、阿里、baidu與字節跳動等之后,又一個推出小程序平臺的互聯網公司,虎牙同時公布了10億資源扶持計劃。這一舉動的背后,透露出游戲直播行業求變的渴望。
從行業的競爭情況來看,虎牙早已不安于現狀:過去,虎牙在與斗魚差異化競爭時強調移動端,但如今在手機上它所面對的除了斗魚,還有抖音快手。再者,PC端圍繞打賞所延伸出的玩法創新近些年也已基本觸頂。
對虎牙而言,求變正當時。從最新業績情況來看,虎牙已經走出了實現盈利的第一階段。接下來的問題是,平臺該如何在流量的基礎上探索更深的價值。
發力小程序背后,虎牙在傳統產業尋新機
11月7日,虎牙CEO董榮杰公布了“虎牙開放平臺”這一全新的生態。據介紹,開放平臺主要以虎牙小程序為載體,內容涵括核心的直播技術、開發工具、數據服務等基礎設施;市場推廣、運營活動、應用商店等商業配套服務。開發者可以借助小程序與虎牙的內容結合。
游戲直播的新增長點,本質上還是內容創新和技術創新。虎牙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斗魚在不久前推出了“直播地球計劃”,主打全民科普路線,就是非常典型的拓寬內容邊界尋找新意。虎牙此舉無疑更偏技術。
具體來看,開放平臺目前開放的部分主要涵蓋開發工具和開放接口。開發工具上涵蓋跨終端開發框架;而開放接口上所開放的內容則足以體現虎牙的野心:分為圖像技術,人體識別技術,內容識別技術,與語音技術四大塊,背后所透露出的野心則是希望重新定義直播。
廣西共此時科技的創始人鐘東所是第一批在虎牙直播小程序平臺上“吃螃蟹”的人。他向藍鯨TMT記者表示,團隊主攻“直播+物聯網”,此次共開發兩款小程序:相較于第一款能夠讓觀眾在打賞時讓主播收到物理反饋(諸如撒真花)的小程序,他的第二款《開心農牧》可能意味著虎牙與傳統產業在未來深度合作的可能。
后者可以理解為類似支付寶上的螞蟻森林與螞蟻莊園。用戶在直播間內可以自由觀看養殖場的實況,并自主云喂養家禽,后續則可以參與購買相關家禽的優惠。鐘東向藍鯨TMT記者坦言,最開始自己也沒有想到。“一般這種需求都是淘寶或者京東這種購物平臺提,但虎牙這種泛娛樂直播平臺會需要我們也感到很意外。”
在傳統的農牧業生產,從農戶生產合作社到最后的消費者,需要經過批發商、農貿市場等五六個環節。即便是加上了物聯網系統,更多還是對生產環節產生影響。產品推廣、消費者觸達、流通環節多仍然是大問題。因此,與產業的合作涉及到的對象就更加復雜:作為平臺方的虎牙,作為技術提供方的鐘東,主要對接社會類項目的MCN機構(包括銷售類主播)以及農場方。可以想象當這一模式能夠得到驗證時,對于傳統農牧業的助力。
“這種小程序更多是在銷售端助力,能瞬間讓山里的產品讓外界知道。我們廣西玉林有家雞蛋生產企業叫農貝貝,他們每年花在銷售上的廣告大概在500萬元左右,銷售額可能在千萬元左右。讓直播間的觀眾來監控雞的養殖,甚至是在線參與到打掃等環節中,對營銷成本的減少和銷量的增加,10%-20%都是完全可期的。”鐘東表示。
鐘東過去已經為淘寶,京東等開發了類似的產品,在他看來,從技術上是把過去的一套東西拿過來,但這項技術對于整個直播行業的未來來說非常有想象空間。“比如你看一個主播表演,可能有的觀眾想從正前方視角,有的觀眾想從側面來看。或者是兩個主播PK人氣,可以反映到比如直播間里機器給氣球充氣的速度。后者都已經可以實現。”
虛擬主播能否講出新意
除了小程序之外,虎牙還宣布要重點投入當前較為火熱的虛擬主播領域。這一過去在泛娛樂領域被反復討論的產業,能否成為虎牙手中的一道王牌仍有待觀察。
“隨著5G的到來,普通用戶的流量不再是瓶頸,直播將真正迎來5—10倍增長空間的爆發。”虎牙CEO董榮杰在小程序平臺發布的當天做出了自己的預測。除了技術開放之外,虎牙的另一發力點將會是虛實結合。為此,虎牙還推出了虛實結合直播開放平臺-HERO。
對于主要功能,平臺介紹稱,“在HERO平臺中,虎牙將開放驅動接口,可以讓大家用自己的設備,來驅動各種角色;這些角色既包括虎牙提供的數字人模型,也可以是已有的數字IP,或者其他個性化的形象。同時,虎牙也將開放視頻結構化技術,以及表情動作的遷移接口。這樣,主播和開發者除了采用實時的動作輸入,也可以通過這些標準接口,讓數字角色從其他視頻或者動作庫來學習。”
從行業層面看,北京電影學院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數字娛樂產業藍皮書: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目前中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虛擬現實體驗館,虛擬現實游藝設備研發、生產以及落地運營的國家。
另據賽迪顧問預測,到2021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將達到544.5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95.2%。
前景固然美好,但對于虛擬藝人來說現實阻礙不少。業內從業者曾向藍鯨TMT記者表示,阻礙至少有3點:虛擬形象盜版多,制作成本高和較大的技術層面突破難。而放在直播平臺上來說,脫離了時間與空間限制的虛擬藝人主播如何能夠達到真人主播水平的號召力和“真情實感”,這可能是最難的地方。
星瀚資本高級投資經理黃珊珊認為,雖然5G的到來能夠在有限程度上改善線上線下的觀看體驗,但在CG和全息、交互等領域技術也需要有質的提升。只有同時解決成本和技術的問題才有可能形成線下產業。
“現在,虛擬藝人的運作和傳統藝人已經比較接近,但其未來價值不僅限于娛樂產業,有可能只是一個過渡的形式。現在主要還集中在衍生品、IP授權,受眾大多是亞文化小圈層。如今資本方對這一行業的判斷主要是集中在IP的核心競爭力,完善的技術底層,團隊運營推廣及商業變現的能力,將技術與內容展現形式結合起來。這對于占領用戶心智非常關鍵。”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