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1-18 9:15
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云業務總裁鄭葉來面向工業制造行業發布了華為云工業智能體;同時提出了行業AI商用落地的四大要素,即明確定義商業場景、觸手可及的強勁算力、持續進化的AI服務,以及組織與人才的適配。
當下,很多企業開始在智能化方面尋求轉型,以解決企業發展存在的痛點問題。作為中冶賽迪的同行伙伴們,工業制造行業的三聯虹普、蜂巢互聯和東江集團,分別在智能轉型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三聯虹普董事、戰略投資部總經理張敏喆說:“在工業領域,比正確解決需求更難的,是提出正確的需求。如果提出的需求不對,所有的事情都事倍功半。”在這個行業里,產品質量檢測是最大的難題。靠人工檢查一個個絲餅最后100米的質量,不僅眼睛痛肩膀酸,還不時出現錯檢、漏檢,影響出品質量。面對難題,2018年開始,三聯虹普在控制系統中使用華為云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實現從100米到1000公里的質檢跨越。此舉更讓三聯虹普精準掌控工廠數據,實時了解生產過程狀況,并根據情況進行優化調整,從源頭把控絲餅質量。
有關數據表明, 手機超過 60% 的部件都是模具組裝而成的。龐大的工業制品家族——家電產品、汽車也離不開模具的生產。現有的硬件研發平臺已無法滿足日趨復雜的模具仿真需求。模具設計最大的難點是要充分掌握不同材料的具體特性,比如強韌性、重量與溫度、密度以及材質之間的關系,強韌性決定了產品的結實程度、模具原材料的密度會影響產品舒適度等,而要獲取這些數據則需要進行大量仿真計算。
東江集團致力于精密電子類、高精密高性能的模具的研發、設計與制造,是一家一站式注塑解決方案供應商。基于現有業務痛點,東江集團采用華為云FusionPlant平臺進行模具的仿真,實現仿真計算資源統一調度。對比結果顯示:在進行復雜模型仿真時,FusionPlant平臺的效率提升 97%,由之前的 123 小時減少到3 小時;進行簡單模型仿真時,效率提升20%,由之前的 12 小時減少至 10 小時。東江集團積極采用先進仿真平臺技術,探索出一條降本增效之路。
在工業制造領域,不但有實力強大的頭部企業,還有在發展中努力前行的腰部企業。制造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將為腰部制造企業解決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成本困境、技術困境、人才困境等難題,提供整合式、跨領域、輕化、易配置的普惠解決方案,為其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關系,構建智能制造互聯互通的產業體系。
在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攜手專注于智能制造行業的合作伙伴蜂巢互聯、博世共同發布了基于鯤鵬架構的蜂巢制造云工業互聯網平臺。2018年,博世就將其物聯網套件軟件服務(Bosch IoT Suite)部署到華為云平臺,蜂巢互聯希望借力華為云的優異性能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物聯網服務。
蜂巢制造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鯤鵬架構,借助華為云+AI領先的底層技術優勢使能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資本性支出和運營成本。同時通過與博世的深度合作,對標國際制造業領先水平,融合博世智造理念、工業實踐與精益生產體系,全面助力企業產業升級。
華為云工業智能體集合了基于當前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群Atlas900的華為云EI集群服務和全流程模型生產服務ModelArts。通過AI持續迭代框架,ModelArts提供端邊協同能力,加速企業AI化進程。隨著工業智能體的發布,華為云更深入地參與到工業制造行業的智能轉型進程中,幫助更多工業制造企業更快更好地實現智能升級。
華為云大促進行中,官網地址:
https://activity.huaweicloud.com/2019nov_promotion/index.html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