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線長期閑置”給我們啥忠告?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10-19 8:53
昨日,國家審計暑發布審計報告稱:扎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建成后,閑置達19個月,11.75億元資金未發揮效益。(10月9日《京華時報》)
按理,一項重大投資要經過考察、論證、效益評估、立項審批等多個環節,就扎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項目來說,11.75億元的投資委實不小,建設的效益評估是項重點工作,理應在建設伊始就要啟動并實施,但這條投資11.75億元的貨運線建成后,一閑置就達19個月,讓人不能不懷疑該工程在建設前效益評估要么沒有搞,要么就走了過場。
其實,“建”與“設”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沒有很好的“設”,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建”,即使“建”了,一“建”就反悔也是常有的事,就扎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項目來說,由于“該不該建?” “建成后有沒有效益?”等等一系列“設”,“設”得不到位,導致了“建”了白“建”,最終浪費的是人力、物力、財力,損害的是經濟建設和革命事業。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光“建”不“設”的現象絕非個案:江西耗資4.5億元的“鐘樓公園”停建,滁州“最大食品城”停工……,這些都是光“建”不“設”惹的禍,與“貨運線閑罝”一樣,這些光“建”不“設”的“爛尾工程”、“閑置工程”背后,往往有“長官意志”、“短期效應”、“政績工程”的影子,這不能不引起人們注意。
經濟要發展,事業要發展,不“建”不行,但“建”而有“設”才是王道。本著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設”的科學合理,“設”得有前瞻性,“設”得順乎民意,這是“貨運線閑罝”事件給我們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