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2-10 9:17
作為教育體系中的“奠基石”,在智能時代到來之際,基礎教育應如何插上科技的翅膀,迎來新的發展和騰飛?12月4日,騰訊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以下簡稱“MEET教育峰會”)在京舉辦。在基礎教育分論壇上,來自全國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一線從業人員,圍繞“數字技術如何推動基礎教育智慧化升級”展開熱議,分享前瞻論點及案例成果。同時,現場舉辦了騰訊智慧校園示范區、示范校授牌儀式。
國家督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云泉,上海市電化教育館館長張治,江蘇省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金玉,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天津市和平區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盧冬梅,愛學習教育集團創始人須佶成,洋蔥數學聯合創始人朱若辰,譯泰教育創始人王凌軒,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騰訊云與智慧產業市場部副總裁徐櫻丹,騰訊智慧教育總經理潘鴻雁等出席了本次論壇。
四大板塊全面升級 構建智慧教育服務新模式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在會上致辭,并分享了教育行業的三個發展趨勢:“首先,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在發生大的變化,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第二,隨著AI、大數據、以及5G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教育成為重要的國家課題;第三,教育領域的人才越來越豐富,我們也非常欣喜的看到越來越多高素質的人才進入體制內的教師隊伍。”同時,王濤表示,“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促進教育的公平,也希望強大的生態一起為教育矢志不渝的投入服務。”
圖: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云副總裁王濤
騰訊智慧教育總經理潘鴻雁回顧了過去三年騰訊智慧教育在全國各地的落地情況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她也對騰訊智慧教育未來發展做了詳細闡釋。未來,騰訊智慧教育將在能力、平臺、合作、服務上全面升級,以智慧校園作為連接器提供移動應用聚合服務,用大數據中心進行全場景數據采集治理,以開放平臺為生態應用提供數據交換和AI能力,全面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教育服務新模式。
圖:騰訊智慧教育總經理潘鴻雁
同時,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進一步推廣深化智慧校園的落地和發展。論壇期間,還舉辦了“騰訊智慧校園示范區/示范校”的授牌儀式。據悉,此次評定是以“平臺的常態化使用”和“學校/區域的地區影響力”兩個指標作為評估依據,經嚴格評選而出。旨在通過示范的方式,在區域內產生標桿效應,最終帶動更多的學校和區域普及落地。
圖: “騰訊智慧校園示范區”授牌儀式
天津市和平區、重慶市璧山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獲得“騰訊智慧校園示范區”授牌。
成都市石筍街小學校、鄭州市實驗小學、重慶市江津區石壩街小學校、蘇州市實驗小學校、珠海市文園中學、駐香港部隊秭歸希望小學、嘉峪關市明珠學校、上饒市第一小學、惠州市第一中學、寧波市江北區實驗小學等獲得“騰訊智慧校園示范校”稱號。
圖: “騰訊智慧校園示范校”授牌儀式
融通智慧 科技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
論壇上,來自國內一線的權威專家共同圍繞“科技+教育”這一核心議題,分享了自己的洞察與思考,共同探討科技給基礎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和變革。
國家督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回顧了基礎教育7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基礎教育基本構建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教育體系,基本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基礎教育階段受教育權利,大幅提供了億萬人民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科學技術素質,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國民性格和精神面貌。”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中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的達成需要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力量,利用AI、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助力基礎教育的智慧化發展。
圖:國家督學、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云泉針對人工智能環境下的生態智慧教育,進行了深度解讀:“教育應該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過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潑智慧的頭腦和豐富高貴的靈魂。所以生態智慧課堂的目標和追求就是要去構建一個學生生命成長和智慧生成的場域,包括生活場、思維場、情感場和生命場。課堂一切的源起和追溯,我認為都應該指向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圖: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云泉
基于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培養更多符合國家現代化發展要求的人才?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提出:“智能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延伸人類的大腦。未來人類不是靠一個頭腦思考,而是外腦加內腦,通過人機結合實現連接認知外包,從而駕馭超越個體認知能力的局限化。”
余勝泉表示,智能時代需要從以發展智力為中心向智力和非智力協調發展轉變,從學科知識獲得為中心到核心素養培養轉變。在基礎教育領域,呼喚業界研發更多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人工智能應用。
圖: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
此前,騰訊教育曾攜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共同啟動《中國智慧教育區域研究發展報告》項目,本次基礎論壇現場,上海市電教館館長張治以《區域智慧教育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為主題,向與會嘉賓深度分享了最新進展與成果。
結合MEET教育峰會“光合·新生”的主題,張治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解釋智慧教育的涵義:“光合作用的發生離不開長葉綠體、原料、能量和酶,對應到智慧教育則是學習空間、學習資源、數據和教育工作者,這是驅動智慧生長的核心。”他還表示,計算教育學時代正在來臨,數據智能幫助教育從經驗走向精準,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個性化發展,讓大規模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教育深入融合,將極大賦能教育發展,推進智慧教育時代的加速到來。
圖:上海市電教館館長張治
“目前,名師空中課堂已覆蓋13區市的7089所學校,超過35萬教師和620萬學生家長注冊,上線數字課程資源近10000節、智能解析參考題6500多萬條,網絡端為學生答疑解惑38萬題。”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以江蘇省空中名師課堂為例,分享了江蘇省教育廳攜手騰訊教育在智能時代教育發展的經驗。
“依托騰訊提供的公有云資源支持和平臺運維服務,‘名師空中課堂’搭建了在線答疑、互動課堂、點播課堂、家長課堂、管理模塊等軟件平臺,學生、家長、教師,通過微信掃描注冊碼,根據提示填寫相應信息,即可完成注冊,進行免費在線學習。形成了智慧教育的江蘇樣式,讓江蘇學子享受到有溫度的教育。” 洪流談到,“時代在發展、技術在更迭,而教育也應該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推進智能教育創新發展,更應秉承互聯網思維,強化開放共享的理念。”
圖: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洪流
“騰訊智慧校園所提供的數據分析幫助我們發現隱藏的問題,重新認識校園,要學會利用數據讓教育更有溫度,更有力量。”天津和平區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盧冬梅分享了天津市和平區智慧校園落地成果。作為較早布局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單位,天津市和平區教育局轄區內共有四家不同的教育信息化廠商,騰訊智慧校園幫助教育局統一規劃,破解了信息孤島的難題,助力教育局順利融合了不同廠商業務應用的數據,讓所有數據真正為學生和學校服務。
圖:天津和平區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盧冬梅
以人為本 行業大咖共話未來教育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教育日益緊密地融合,科技企業正努力用新技術改變教育,推動著教育理念、模式和體系的新一輪變革。在此過程中,如何解決教育從業者普遍遇到的痛點?企業如何推動科技和教育結合在貧困地區生根發芽?對此,騰訊云與智慧產業市場部副總裁徐櫻丹,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楊念魯,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云泉、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等嘉賓,展開熱烈探討,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行業前瞻觀點。
圖:圓桌論壇上與會嘉賓探討教育對科技的期待
湯敏強調,“教育與科技的融合應率先在農村貧困地區進行推廣,不應讓農村的孩子落后于時代。”楊念魯認為:“科技對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聚焦到教育領域,帶來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巨大變革。”陸云泉認為,科技與教育的融合,首先會影響教師觀念的變化,其次是改變學校的形態,第三是讓學習和教育的方式發生變化。余勝泉則從智慧教育的三個核心要點闡述了科技對教育的助力。
圖:圓桌論壇與會嘉賓探討科技賦能教育
在“融通智慧,聯動未來”圓桌論壇上,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云副總裁王濤,愛學習教育集團創始人、CEO須佶成,洋蔥數學聯合創始人朱若辰,譯泰教育創始人、CEO 王凌軒等行業嘉賓,從企業的角度分享了各自關于智慧教育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須佶成認為,互聯網教育正從教端向育端不斷發展和靠攏,線上和線下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教育企業應該進行全場景的合作,為產業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朱若辰談到,教育公平和信息技術的結合,讓學生有基于數據路徑的個性化學習設計,將提高所有人對優質資源的可獲得性;王凌軒則表示,想為教育行業服務,就要去融合借鑒別人有而你沒有的能力,要團結和協助所有你能團結和協助的企業和同行,一起為一個目標去努力。
“未來的教育需要更多的融合,騰訊教育希望能夠和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共同推進智能教育時代的發展。”圓桌最后,王濤總結道——這也正是本次MEET峰會舉辦的意義所在。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