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12-18 8:47
12月17日消息 日前,思科服務提供商網絡業務高級副總裁Jonathan Davidson在巴克萊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網絡運營商需要解決三個關鍵領域才能促進5G服務的交付,而思科正在其中兩個領域發揮作用。
眾所周知,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關鍵領域主要涉及核心網、承載網以及無線接入網。5G全新的云化架構體系,以及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使得現有的核心、承載、無線接入網已經很難滿足業務需求,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升級。
很顯然,思科幾乎從未參與過無線接入網業務,因此Jonathan David所說的另外兩個領域已經非常明確,思科也正在通過其新的路由器和光網絡技術瞄準著這兩個領域。近日,思科對其端到端網絡產品組合進行了全面的升級,發布了包括全新芯片、8000系列產品線、面向400G的光網絡產品等,以推動5G的發展。
正如Jonathan Davidson所說,核心網、承載網是網絡運營商5G基礎架構的“關鍵”組成部分,思科已經準備好在這兩個領域贏得市場。那么,已經擁有兩大“關鍵”能力的思科為何沒能進一步涉足無線接入網,獲得更多的5G市場份額呢?
堅定不參與5G RAN市場
5G對于所有相關產業鏈廠商而言都是巨大的歷史機遇,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5G經濟》報告顯示,到2035年5G將創造13.2萬億美元經濟產出。面對如此龐大的經濟效益,產業鏈上的所有廠商都希望能夠在5G的整個發展周期內分一杯羹。畢竟,在這兩年4G建設的尾聲,部分產業鏈上的廠商已經開始負增長,急需5G來帶動業務的發展。
在整個產業鏈中,由于無線接入網涉及大量天線、射頻、基帶處理能復雜功能,為了保證電信級業務6個9的標準,這類硬件產品都是專有且獨特的。毫無疑問,無線網絡建設一直是運營商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擁有總成本)的最主要部分,大致占比在60%~70%。也就說,雖然思科能夠在核心網和承載網兩大關鍵業務占據領先地位,但是獲得收入與無線接入網業務相比略顯遜色。
其實對于思科而言,如果它真的下定決心進入5G無線接入網市場,其實還是有些許機會,也正面臨著很好的環境。
具體來說,思科具有旁人不可及的資金優勢,根據其最新公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實現營收132億美元,同比增長1%,凈利潤雖同比下滑18%,但仍有29億美元的凈收入;另外,客戶資源豐富,一直以來,全球幾乎所有的運營商均是思科IP產品的客戶;此外,技術能力層面,思科一直是技術實力的引領者,前不久思科發布全系端到端網絡產品的升級解決方案,特別是Silicon One芯片,通吃路由和交換產品,足以體現出思科的技術能力。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直希望思科能夠大力進軍5G無線接入網領域,并發展成與華為等設備商相當的5G無線接入網供應商,形成全新的競爭格局。另外,也多次傳出思科將收購愛立信的傳聞,這也是思科較為擅長的擴張方式。
最終在種種原因的驅使下,雖然有上述天然優勢,但是思科仍然不為所動,不愿進入5G無線市場。當時思科認為,無論是在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投入成本上都很大,同時5G無線接入網技術是一個沉淀的過程,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效。
或許這是最正確的選擇
其實,在筆者看來,思科始終不愿進入無線接入網市場,或許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且不說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多少人力,多少時間,這對于思科來說并不是最大的挑戰和難題。思科作為巨頭,不同于中小企業,一旦決定進入某一市場,必定是不會滿足于邊緣玩家的角色。這就好比,當思科決心進入硅光領域的時候,思科采取的策略是不斷并購優秀的硅光模塊企業,以增強技術能力,保證解決方案的完整性,這是思科的做事態度和決心。
與此同時,眾所周知當前無線接入網市場基本固化,根據全球ICT行業權威市場研究機構Dell'oro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移動無線接入網絡市場份額報告》顯示,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和中興通訊占據了幾乎95%以上的RAN市場份額。在此前的收購愛立信的傳言告破之后,為了這5%的市場空間而專門設立一個部門,對于思科這樣的巨頭而言,負擔過于沉重,如果此刻大張旗鼓的進入這一市場,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既沒前景,也沒錢景”。
此外,無線網絡的演進過程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一旦選擇了某種演進路徑,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這也貫穿了整個移動通信從1G發展到5G的整個過程。具備無線解決方案能力的廠商在不斷的并購、博弈過程后,目前僅剩現有的幾家。這也好比現在的終端基帶芯片市場,如果沒有經歷整個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沒有積累,很難或者基本不可能有新企業進入這個主流市場。所以說,無線接入網市場,對于新進入者而言并不友好,即便是巨頭也是如此。
正如前文所述,無線網絡建設一直是運營商建設網絡的成本大頭,近年來由于人口紅利的消失,運營商出現增量不增收的窘境,因而對于5G建網成本非常敏感。為了擺脫傳統設備商的重度綁定,全球主流運營商發起O-RAN聯盟。從目前來看,O-RAN將會率先在小站上發力,目前有大量傳統IT廠商、天線廠商、軟件公司等企業涌入,并沒有思科這樣的巨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雖說O-RAN看似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在商業模式尚未清晰之前,思科不會盲目跟從,因為對于巨頭而言,成本過高。
不過,從Jonathan Davidson的言語中,并不存在放棄無線接入網業務一說,一方面,思科從未大規模進入這一市場,目前也有小范圍涉足邊緣的小站產品,或許待O-RAN成熟之后會大舉進行相關布局;另一方面,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或許會通過并購的方式入場。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