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3-3 9:18
一個臨床護士每天要花45到90分鐘用在手寫并在電腦中記錄護理表單,疫情期間,病人數量翻了四五倍,記錄工作需要的時間也翻了四五倍,一線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救治病人,時間尤為珍貴。
2月3日,僅用10天就竣工的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正式啟用;而同一天,北京子杰寶貝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梁爽帶著團隊與百度大腦團隊一大早就開始電話會議,針對此次疫情緊急溝通合作需求,討論如何優化臨床護理采集系統,能在此次肺炎疫情中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提升記錄效率,幫助護士減輕繁重的護理記錄工作。百度大腦緊急組織團隊進行專項優化,制定技術方案,迅速投入到這場“戰疫”中。
精準高效的AI語音錄入“病例”
“體溫36.5℃,血壓120/80mmHg,患者神志不清,伴咳嗽,咳痰,黃色稀痰。”像這樣的描述,是臨床護士每天都要記錄的患者體征數據、觀察詢問數據、治療措施以及病情變化護理數據等等數千條記錄中的一句。傳統方式下,護士需要將這些臨床數據手寫進護理記錄單、住院評估單、巡視記錄單等多個臨床不同類型的護理表單,再把手寫的記錄單打字輸入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中進行存檔。整個過程,醫護人員被占去大量時間,即使采用電腦、平板等現代“無紙化”方式錄入也存在著諸多不便之處。特別是在此次疫情中,患者人數成倍增長,一線醫護人員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全力投身于救治工作中,而這激增的表單記錄工作更是讓護士壓力倍增。很多醫院采用通過拍照紙質記錄單和使用對講機的方式把隔離病房的護理數據傳輸到外面,再派專門的護士進行手敲鍵盤錄入,任務繁重且疲勞不堪。
(圖片來源:新華網 醫護人員穿著厚重防護服進行工作)
那么,是否有一套解決方案,可以更高效地幫助醫護人員快速精準地錄入所需信息呢?事實上,北京子杰早在去年就開始使用百度大腦語音技術開發出“臨床護理數據采集系統”,以AI語音錄入的方式讓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口述進行信息錄入。據北京子杰市場總監韓忠磊介紹,百度大腦語音自訓練平臺操作簡單易用,可通過上傳文本的方式訓練模型,準確識別出專業的醫療文字,實現將語音處理為癥狀字段+數字組合的結構化語句。使用時,護士只需要手持終端設備語音錄入,10秒就可以輸入數十項護理信息,并將信息自動上傳至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HIS系統),最終便可生成準確的結構化表單供醫生和護士查閱。
(語音錄入并自動生成的結構化表單)
而面對此次新冠疫情,北京子杰的市場總監韓忠磊與山東省煙臺市傳染病醫院(新冠肺炎防疫定點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溝通,負責人隨即便詢問韓總:“這套系統我們想用,臨床護士可以減輕不少工作負擔,你們什么時候可以來部署?” 但當時的系統并不支持新冠肺炎相關的詞匯和醫療符號,如果要在煙臺市傳染病醫院進行項目落地,北京子杰還需要AI技術來支持幫助優化。這讓北京子杰立刻想到了自己的技術合作伙伴百度,并發出了針對新冠肺炎醫療詞匯和符號的緊急技術支持需求。
百度大腦提供技術支持,與開發者攜手戰“疫”
為了盡快協助醫務前線人員減輕繁重的護理工作,百度大腦緊急組建了專項項目團隊,確定技術方案,為此次疫情臨床護理的記錄需求定制優化語音識別模型。在進行模型優化方案評估的過程中,技術團隊遇到了幾大難點:新冠肺炎的醫療專用詞匯、專業醫療符號多而復雜,識別難度高,而新冠肺炎的真實臨床數據又無法快速獲取。針對這些專業醫學問題,百度大腦團隊與北京子杰通過多方渠道整理出大量肺炎相關的醫療符號和相關醫療術語,并在煙臺市傳染病醫院護理部大力支持下,獲得了新冠肺炎真實在用的臨床護理記錄單。快速整理上百個新冠肺炎的醫療符號,幾百個新冠肺炎的臨床用藥、患者病癥醫療名詞及臨床話術等作為模型訓練的基礎,為不斷提高疫情護理相關專業詞匯的精準識別一次次測試。經過專項項目團隊連續10天日夜奮戰,2月14號第一版模型上線,隨后根據臨床的測試反饋,緊急調整優化上線了第二版。“為了能盡早幫到一線醫護,所有項目人員都是分秒必爭,凌晨兩三點工程師都是在線秒回。北京子杰也積極和院方配合,進行了大量的臨床測試,力求效果滿足臨床需求并不斷迭代優化。”負責該項目的百度大腦項目經理描述著當時的“作戰”場景。
(AI語音智能護理數據采集系統及設備已應用于煙臺市傳染病醫院治療新冠肺炎)
截止目前,該場景下對于醫療詞匯及專業符號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可達92%以上,并且在臨床使用環境中測試,醫護人員佩戴口罩、防護服的情況下也能識別準確。目前,這套智能護理數據采集系統已于2月25日在煙臺市傳染病醫院的呼吸科、傳染病科、ICU正式投入使用。“竟然直接說話就錄進去了,真的是太省事了。”一位已在使用的臨床護士這樣表示。
(煙臺市傳染病醫院已在多個科室使用智能護理數據采集系統)
該系統能在此次疫情緊急需求下快速落地投入使用,離不開百度大腦語音技術的支持。事實上,針對開發者們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開發與學習需求,百度大腦推出了“AI開發者‘戰疫’守護計劃”,免費提供包括語音識別、OCR身份證識別能力、呼叫中心語音能力、新聞摘要、智能對話定制與服務平臺UNIT等240項與防疫應用強相關的AI技術能力,幫助開發者應對醫療、衛生、疾控等領域的“戰疫”一線需求。疫情期間,百度大腦和北京子杰聯合開發升級的這款臨床智能護理數據采集系統,繼續免費向疫情定點醫院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真正的春天終將到來。北京子杰對臨床護理工作優化的探索還在繼續,而百度大腦開放的AI技術也在持續對防疫工作進行賦能,攜手更多科技工作者打贏這場“戰疫”。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