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助物流行業轉型 智能物流發展前景分析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11-9 8:58
近年,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對外貿易往來頻繁,電商市場快速發展,物流行業正展現強勁動力。如今,中國經濟正走入以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特征的“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中,物流行業也將從傳統向現代物流體系轉型。在互聯網+、中國智造與工業4.0等影響下,智能化成為各行各業轉型的當務之急,智能物流也因此成為物流行業轉型重點。
因此,國家也發布了多項推動智能物流的政策。6月1日商務部網站發布了由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的《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年)》,旨在加快構建全國骨干流通網絡,努力提升流通節點城市功能,更好發揮流通產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進一步釋放消費力。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也提出,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推進聯運、物流園區、農產品(000061,股吧)物流、制造業務流與供應鏈管理等12項重點任務。
而隨著“十三五”規劃正不斷臨近,物流行業也迎來了向智能物流轉型的關鍵時期。智能物流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貨物運輸過程的自動化運作和高效率優化管理,提高物流行業的服務水平,降低成本,減少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消耗,它通過條形碼、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在信息處理和網絡通信技術平臺實現,具有智能化,一體化和層次化,柔性化與社會化的特點。
智能物流的發展存在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強調物流體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范疇局限于物流體系的最優化。第二個階段是物流服務介入貨主的供應鏈管理,為貨主提供采購、分銷服務,強調的是物流對生產和銷售流通的改造。第三個階段為物流環節進一步向上游介入生產環節,通過其在供應鏈上的信息入口,幫助生產者實現“工業4 .0”體系下的“柔性生產”。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物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智能物流保持了較快速發展,2014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中國超過1800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其一,互聯網技術升級了傳統物流服務產業,使其成為智慧型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其二,生鮮電商崛起,生鮮物流需要智能物流降低運送成本;其三,跨境電商促使物流企業構建覆蓋全球的國際智能物流的高效服務網絡,從而打造中國物流產業智能化、區域化、國際化競爭的新優勢。
綜上可知,物流智能化將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由于物流是一個線上操作與線下操作緊密聯合的行業,發貨方、物流公司和卡車司機任何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失,具備完整的物流O2O閉環企業更具備競爭優勢。而目前大部分物流O2O的線上平臺都沒有形成壟斷式的規模,因此需要線下平臺培育物流服務標準化,并將線下流量導入線上,培養用戶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