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3-16 9:1
萬物皆可“云”。
疫情之下,云上生意如春筍般涌現,千行百業無意識掀起的自救行動,匯聚成產業潮流,部分邊界也在這個過程被打破,云上與云下的差別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然而云上生意畢竟是匆忙上馬,相關技術與客戶認知、產業成熟度并不完全匹配,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云上生意的代表媒介,視頻會議等一批行業爆發,而隨著行業試水程度越來越深,對智能辦公平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云上生意無疑會成為未來產業升級的發展方向,也是企業從信息化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契機,本次疫情則催生了云上生意及配套產業的快速成熟,孕育著新的機會。
云上生意常態化
2020年合肥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云)簽約的現場,華潤集團、中國電子、蔚來、協鑫等八家企業鄭重其事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8個簽約項目總投資1020億元。此外,深圳龍崗工業互聯網產業招商推介會、四川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網絡推介會、2020年欽州市新經濟及大數據產業“云推介”招商活動等云簽約、云招商模式在全國范圍普及。
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經濟和防控都不能落下,“對屏”談生意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不止云簽約,云上生意已經被各個行業和組織接納,比如云視頻會議應用在疫情防控可以提高調度指揮效率,天津大學將《人工智能應用基礎》課程搬到線上“云授課”,重慶市巴南人民法院開通互聯網法庭,四川大學聯合企業開啟“云直聘”在線視頻面試......
客觀來看,云上生意啟蒙了產業一側,尤其是長尾市場的的數字化觀念,疫情所造成的非接觸環境,使得傳統線下產業不得不探索線上模式,數字化工具成為人的延伸。
同時,云上生意的內涵也已經遠超云計算本身,過去云經濟局限在與云技術直接相關的私有云、公有云等服務產業,現在云上生意可以理解為以云技術為支撐的社會經濟形式,包括社會生活和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一切線上生意都可以視作云上生意。
云上生意似新非新,似舊非舊,新在——行業客戶以及為行業客戶提供技術支持的服務商,并未完全做好迎接線上改造的充分準備,舊在——云上生意模式有跡可循,至少不必從零開始。
如此這般,一出圍繞云上生意的“百團大戰”慌忙開場。
云視頻的兩股勢力
云上生意,見屏如面,云視頻作為重要的媒介,自身也在進化當中。
Frost & Sullivan報告指出,2017年至2021年,全球視頻會議預計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8.3%,2021年達到646億美元。從細分市場來看,基于云的視頻會議將是未來的趨勢,也將是未來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視頻會議不甚新鮮,早在90年代中期,視頻會議就正式進入國內,初期發展較緩慢,主要是國內的互聯網和企業網建設落后,隨著網絡普及、質量提高,需要多方協作的大型政企開始逐步接受視頻會議,彼時普通大眾對視頻會議還停留在概念階段。
相比非典期間,視頻會議設備一機難求且高度依賴進口,新冠肺炎下的視頻會議行業,不說百分百是國內廠商的天下,也至少占據了大部分聲量,在疫情未發生之前,云視頻會議市場已經呈現兩股勢力——一部分廠商由專網視頻進軍云視頻,一部分廠商則匹配C端消費者需求進場。
兩類廠商在專業度和技術側重上迥然不同。專網視頻廠商是視頻會議市場的主力軍,服務著市場大部分高凈值客戶,針對傳統專網視頻級聯造成會議效果下降、系統擴展方式機械僵硬、系統設計復雜等問題開始了浩浩蕩蕩的云轉型,優勢在于服務市場客戶多年,能準確把握客戶需求,尤其是數據安全等方面。
而另一部分從C端入手的視頻會議廠商,優勢在于成本和效率,對數據安全不敏感的行業,以及此前沒有接觸過視頻會議的客戶,出于嘗鮮或疫情等因素被迫試水視頻會議。
隨著主流客戶對視頻會議的需求從應急變為專用,更能把握市場需求風向的廠商將受益。
目前視頻會議發展到多功能統一通信管理平臺階段,不僅要有更好的技術指標,還需要提供從平臺到終端再到外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此外,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特殊視頻會議需求,廠商也必須能夠提供針對化的視頻會議方案。
核心在于業務融合
視頻會議是企業辦公及數字化流程的一部分,核心在于如何實現高效打通,和業務無縫銜接,以如上提及的互聯網法庭為例,華為云WeLink不只是提供視頻會議軟件,更多的工作是幫助用戶完成業務融合。
以互聯網法庭場景為例,華為云互聯網法庭需要與法院的審管系統對接,確認需要進行互聯網開庭的案件,導入案件相關信息,確定排期開庭的時間及法庭,并將排期相關信息通過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送達各當事人智能手機終端。當事人在約定時間內,通過智能手機或能接入互聯網的電腦進行實名認證后,就可以進入互聯網法庭進行庭審。
上圖示意了主要過程,從當事人端鏈接至華為云平臺,再到法院端,安全貫穿整個傳輸過程,中間各種身份認證、電子簽名、語音轉文字、證據管理、文字交流、GPS定位等系統都要適配,法院端還有各種專有硬件設備,華為云平臺居中聯接上下,既要提供順滑的體驗,又要和法院原有的軟硬件兼容。
企業用戶場景多種多樣,為了滿足不同個性化需求,視頻會議廠商需要能軟能硬,華為云的解決方案清晰明了的分為三個部分:系列化會議硬終端、全新CloudLink會議軟終端、以及華為云WeLink。
系列化會議硬終端包括RP 系列多功能智真、TE 系列高清終端、TP企業高端智真、DP300企業高端桌面等滿足不同會場、 不同場景的視頻會議產品與解決方案。
全新CloudLink會議軟終端支持電腦、手機等,華為云WeLink則更進一步,在保證大容量并發(最高千人)的同時,支持4K超高清視頻,WeLink和視訊會議系統可實現跨系統融合,多終端統一會控,AI技術也被置入其中,WeLink支持會議紀要自動生成、實時翻譯、語音助手快速發起等豐富功能。
三者結合讓華為云能實現WeLink、端、云協同、軟硬一體的會議解決方案:
● 針對公司原有會議終端場景:主流會議終端均可接入華為云WeLink,實現原有會議終端和華為云WeLink用戶開會;
● 針對公司原有會議系統不能接入公網:通過部署華為云WeLink會議終端實現內外網橋接,內網用戶與移動辦公人員可加入到一個會議中;
● 針對已部署華為視訊會議系統的公司:會控系統可直接聯接華為云WeLink,快速接入各類用戶,且可以實現統一會議接入與管理。
面向企業客戶的面面俱到,華為云非一夕之功,其實早在1994年華為就進入視訊領域,和通信設備類似,視訊領域也局限于專業人士認知,所以少有人知道華為視訊方面的能力,實際上華為是視訊方面的當之無愧的冠軍。
IDC 報告顯示,在中國沉浸式視頻會議市場,華為占據 57.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會議室視頻會議市場,華為以 39.7%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視頻會議多點控制單元 MCU 市場,華為則以 36.4%的市場份額同樣占據第一位置。
和市面主打單一產品的模式不同,華為云會議解決方案可滿足融合語音、數據、視頻和業務流等,實現任意終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安全快捷地接入系統,可滿足各種用戶規模的企業,在 IP 語音、群組溝通、協同會議、移動辦公、業務流融合等方面的需求。
華為云視頻會議全套方案還包括外設,如手機(Mate 30等)、平板(M6等)、筆記本電腦(MateBook系列等)、子母路由,基于麒麟芯片和國密算法保護企業數據安全,防破解、盜號、密郵防轉發復制、密話防竊聽,提供專屬定制服務。
如果把視頻會議看作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屬于它的春天才剛剛到來。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