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9-7 9:17
華為海量存儲副總裁徐強在 2020 大數據產業生態大會上表示,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設施面臨新挑戰,而存算分離技術將幫助解決這一難題。
徐強認為,當今 5G、云、AI 加速了數字化轉型,海量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目前正處在海量數據爆炸式增長的歷史階段。數據量增大的同時,數據的價值也正變的越來越重要數據的價值釋放離不開數據基礎設施,當前大數據分析的基礎設施面臨 3 個挑戰:
第一是成本太高,“存算一體模式下,計算和存儲是等比例擴容,帶來計算、存儲資源使用不均的情況,浪費了投資;多副本的數據保護模式,存儲效率低,導致數據存儲投資越來越高”。
第二是數據流動困難,“不同的數據在不同的大數據系統,形成數據孤島,需要頻繁拷貝數據才能完成數據分析,導致分析效率很低”。
第三是系統自動化管理復雜,“有業務系統、運營系統、大數據系統等等,不同類型的數據,采用不同的數據存儲系統,且缺少智能運維手段,這對于運維人員的挑戰非常大”。
正是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催生了對存算分離技術架構變革的訴求。
徐強表示,存算分離具備獨特優勢,其計算和存儲是兩套獨立的集群,可以按需投資,避免浪費。此外,存儲和資源可以分別做池化,利用計算的無狀態性實現資源的靈活調度,利用存儲的多協議融合,避免數據拷貝,存算協同,提高分析效率。
他以 “浙江電信經營分析系統”舉例,隨著 5G 的到來,數據量正成倍增長,運營商要應對海量數據,擴容成本極高,但計算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在引入存算分離方案后,原來需要 321 個節點的大數據系統只需 102 個節點,“直接的經濟節省近千萬,同時數據處理效率提升 10% 以上,每年帶來經濟收益增長可達數千萬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