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湖州水運轉型發展實現新突破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1-11 11:43
“十二五”期間,湖州港航部門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有效推進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加快老舊、小噸位船舶淘汰,加強內河集裝箱運輸和水上客運發展,湖州水運轉型發展實現新的突破。
一是運力結構明顯優化。“十二五”期間,湖州市本港營運拖帶式船隊已全部退出水運市場,轄區水路運輸工具實現了向標準化、大型化方向的快速發展。本港船舶由2010年底的5564艘次、142.7萬載重噸下降至4553艘次、148.5萬載重噸,實際減少1011艘船舶,凈增5.8萬載重噸,轄區內營運船舶單船平均噸位達331.6載重噸,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7.5%,運力總量和單船平均噸位均保持全省內河第一。
二是水運物流企業快速發展。浙江興一、長興天順、安吉上港、浙江德泰、德清臨杭物流、湖州富博、長興捷通、湖州鑫達等市級重點物流龍頭企業初具規模,其中3萬載重噸以上水運物流龍頭企業3家,1萬載重噸以上水運物流龍頭企業3家,5000載重噸以上水運物流骨干企業6家,港口物流龍頭企業3家,水運企業運力達26.4萬載重噸,占全市總運力的17.8%。
三是集裝箱運輸實現質的飛躍。自2010年底安吉上港開通了至上海的集裝箱內支線運輸,步入了河海聯運發展之路后,長興捷通、南潯鑫達以及德清多功能港區相繼開通了內河集裝箱運輸業務,呈現了由點到面的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全市集裝箱吞吐量由2010年的910標箱發展到18.5萬標箱,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四是水上旅游方興未艾。通過強化水上旅游安全監管、深化行業服務、加強宣傳走訪和設備維護管理等手段,積極服務德清下渚湖濕地、長興仙山湖和圖影、湖州南太湖和菰城旅游等水上旅游項目。“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完成水路客運量251.3萬人、旅客周轉量1516.1萬人公里,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275.1%和293.2%,水路客運已成為湖州水運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