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企業運力嚴重過剩營收持續負增長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6-5 9:52
截至5月22日,BDI(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報收586點,連續六天下跌,累計跌幅達7%。今年上半年以來,BDI長期在600點以下徘徊,陷入深度低迷,一些中小船廠經營十分困難。業內人士稱,運力嚴重過剩長期困擾航運業發展,目前市場需求放緩難以改善,必須通過船東之間的聯營、整合削減過剩運力,唯有如此,市場才可能快速恢復。
干散貨航運市場對需求波動反應一向敏感,七年前由于市場需求驅動,將干散貨航運市場推向頂峰。目前干散貨市場供應處于低谷,該領域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史無前例的供過于求,最近市場需求放緩加劇了干散貨航運市場的困境。來自交通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BDI均值為614點,同比、環比分別下跌55.2%和45.4%。截至5月22日,國際干散貨船隊運力規模為10316艘,約7.56億載重噸,遠遠超出需求。
4月份,航運類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1季度財報,行業整體形勢有所好轉,但前景仍不樂觀。13家A股航運類上市公司1季度總營收從2013年以來持續負增長。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方面,雖然較2013、2014年有明顯好轉,但是中國遠洋(14.95,0.580,4.04%)、中昌海運仍出現虧損。目前國際航運形勢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繼續保持盈利,將成為航運企業2015年的挑戰。
全球航運咨詢公司德魯里發布最新版的干散貨航運市場報告指出,市場需求疲軟仍將持續,尤其是中國的煤炭和鋼鐵貿易預計進一步下降,不必指望今年干散貨航運市場有任何明顯的復蘇,散貨船運力過剩仍然非常嚴重。德魯里預計干散貨航運市場在2016年有所改善,但是不太可能恢復盈虧平衡,到2017年,在老齡船舶拆解增加和新船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可能會恢復盈利。
雖然包括中遠在內的國內航運企業舉步維艱,但是國際航運巨頭仍保持不錯的經營勢頭。今年一季度,達飛輪船凈利潤達到4.06億美元,馬士基盈利近16億美元。業內人士表示,面臨同樣的競爭環境、經濟形勢,國際航運巨頭仍能大幅度盈利,這說明國內航運企業需要避免惡性競爭,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