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貨運APP大起底——市場在哪?規律在哪?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2-29 8:17
貨運APP這個新興的市場,在2015年賺足了大眾的眼球。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車貨匹配平臺到底誰會勝出?或許沒人知道。但我們可以通過歸納、整理和總結,去記錄這個行業的發展,去發現發展中的本質規律。
從2014年開始,貨運APP企業逐漸的浮出了水面。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已經有了過百家企業或產品。
從市場、定位,我們能看到貨運APP都有那些規律和特點?
1貨運APP,絕大多數在做車貨匹配
貨運APP和車貨匹配,其實這不等同一個概念。那么為什么都會選擇做車貨匹配(盡管都聲稱自己是做車貨匹配),主要因為:
公路貨運行業信息化程度低,大部分貨源信息掌握在貨運中介手中。車貨匹配想象空間大,也更受資本的青睞。從圖中已獲得投資的數家企業中就可以說明;
縱覽市面上的貨運APP,基本可以分三種,第一種是企業運營的移動門戶,具有下單、運單查詢等輔助功能。第二種是打通貨主、運輸公司、車隊和司機的工具,如OTMS。第三種就是車貨匹配,相對于前兩種,對于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創業者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2車貨匹配,從車入手的多,從貨入手的少
對于車貨匹配平臺而言,運力提供方(車老板、司機)是用戶,供貨方是客戶,車貨匹配平臺最大的價值體現于用戶的數量。而且這兩年,貨量下降尤為明顯,整個貨運市場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為避免空駛、提高裝載率,車老板或司機亟需獲得優質、合適的貨源信息。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各大平臺都在擴大流量!
3殺入貨運APP市場的有六類企業
運聯傳媒1月份舉辦的貨運APP閉門實戰課堂上,參加的車貨匹配企業為自己貼上的標簽。他們的創始人主要來自于6大群體:IT、車企、GPS、園區、PC配貨和第三方物流。
進入車貨匹配這個行業,一是在原有的業務上尋找突破瓶頸,如園區、車企、PC配貨,二是看到了這個市場增長空間,如IT、GPS和第三方物流。
4城配的多,城際的少
從整體上看,車貨匹配平臺都是在做一件事。但是他們做的事情還是有所不同。
從業務類型可分為城際干線、城市配送。城際干線有大量優質專線和網絡型企業,這兩大類企業都擁有較為固定的客戶。相比較城際干線,城市配送的配送范圍相對集中,但運力提供商更散,而城市中鮮有規模型的配送企業。從整合的角度上來看,城市配送市場更大,而且更容易成功。
5資本是背后的推手,融到資的越來越活躍
滴滴和快的的發展速度,也讓資本將視角轉移到貨運行業。正值2012年國內司機通過移動互聯上線了,資本也能看到,三萬億的貨運市場,貨運中介差不多拿到1%,但這個市場已經足夠大了,達到了令資本激動的門檻。
再來看融到資的貨運APP,貨車幫、運滿滿、物流小秘、羅計等在這段時間非常活躍,除了鋪天蓋地的融資消息外,線上的企業宣傳、線下的活動推廣也接連不斷。他們要的是流量,要的是下一輪的資本,以至穩坐江山。
6園區成為地推主戰場。競爭激烈,打架事件多有發生
流量是車貨匹配平臺命脈,亦是平臺價值的最大體現。園區是車貨匹配用戶的聚集地,必然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前段時間,時有互毆事件發生。
車貨匹配市場,2015年底或將撥開云霧,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黎明到來之前,為了快速的拓展市場,同一市場企業的競爭即將白熱化!
7垂直細分領域也開始有車貨匹配,如冷鏈
隨著車貨匹配行業逐漸變得成熟,一些垂直細分領域的車貨匹配開始受到重視,相比較其他平臺,垂直細分領域車貨匹配可以提供給貨主和司機更精準的服務。
公路貨運有三大細分領域:商品車運輸、危化品運輸和冷鏈運輸。商品車運輸一般為大型國有企業壟斷,危化品運輸需要一定的資質,都不適合孕育出車貨匹配平臺。而冷鏈隨著生鮮電商的加速發展,市場在不斷增長,小批量、多頻次的特點逐漸顯現,已經出現車貨匹配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