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調圖為物流現代化發展豐羽壯翼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6-11 9:47
從7月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根據新的運行圖,全國鐵路安排開行列車2844.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696對,較原有運行圖增開97對。(和訊網6月7日)
鐵路每一次調圖,都是其運輸硬實力的擴充和發展。而列車調圖,都會給人們出行帶來實質性的變化,比如列車開行數量提升,方便部分地區百姓出行;列車開行時間段優化,迎合更多旅客出行習慣等。當然,鐵路調圖在方便著公眾的同時,也為自身發展厚積了能量,還為國家盡快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提升客貨運服務和運行品質提供了保障,更為實現鐵路運輸現代化轉型發展鋪平道路。
記得去年7月1日,鐵路部門迎來了堪稱繼2007年鐵路大調圖以來的最大規模一次列車運行圖調整。去年7月1日,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升到2447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330對,占領鐵路總體列車半壁江山。而在今年7月1日調圖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數飆升至2844.5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696對。時隔一年,全國鐵路旅客列車開行數量凈增397.5對。數據表明,新增列車基本以動車組為主。
從數據的變化管窺鐵路的發展。微觀上來將,鐵路調圖體現的是社會交通基礎實力的進步,而宏觀上卻直接反應的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2014年底,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突破11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總里程超過1.6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的60%以上。而在國家“十二五”鐵路建設規劃中,今年全國鐵路建設投資再加8000億,新建里程要突破8000公里以上。足見,中國鐵路成為世界鐵路的“領軍者”可謂名副其實。這些年,鐵路在推動社會基礎交通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接連掌聲,不但拓展了海外市場,還贏得了不少發展機遇。
然而,在經濟社會向市場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鐵路在快節奏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實質性問題。過往以大宗貨物運輸取勝而占領物流領域半邊江山的鐵路,如今卻不得不面臨煤炭、石油、木材等大宗貨物運輸持續收緊,而小商品、百貨物流興起帶來沖擊的現實。在新的物流環境下,鐵路大交通運輸綜合體系如何發揮,鐵路貨運持續低迷的現狀如何破解,這成為一道擺在鐵路部門面前的現實命題。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前階段鐵路方面設計出物流現代化轉型發展的新思路,立下用3年左右時間將鐵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物流企業的宏偉目標。要真正實現鐵路物流現代化轉型,不僅要在鐵路運能上有所新的突破,還要在物流配套服務,貨物發送、收取等關鍵環節上“與時俱進”。另外新面世的鐵路95306網站如何更好地搭上“互聯網+”這趟順風車,將它打造成物流領域一個叫得響、傳得廣且人盡皆知的大品牌,這也成為鐵路物流現代化轉型發展的核心要素。
事實上,從即將到來的7月1日鐵路調圖來看,此次鐵路調圖重心更傾向于貨物列車比重的提升,諸如跨鐵路局貨物快運列車、特快貨物班列、快速集裝箱班列、鐵水聯運集裝箱班列等均得到大幅度提升。鐵路貨運緊跟市場需求變化調整,進一步提升運輸能力,并根據區位、線路運輸需求優化貨運列車密度,在變通了市場的同時,也為社會物流業發展增添了不少活力。而更為關鍵的是鐵路這一調圖為其物流現代化轉型發展“潤色”不少,滋潤了土壤找準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