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聯合搭建物流體系 電商物流高成本難題或破解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4-11 9:23
《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日前正式發布,規劃通過七項任務和八項工程,為中國電子(2.37 -2.07%)商務和物流行業繪制了發展藍圖。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的良性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愛基,凈值,資訊)之一,將從消費側和供給側兩方對中國經濟施加正面影響,對中國經濟改革意義重大。在《規范》的落地過程中,政府應擔負起“護航員”的角色,從法律法規制定、支撐保障體系健全、服務監管創新等方面發力,為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電商物流發展規劃直指降本
中國商務部等六部門3月23日印發《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規劃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結構優化、功能強大、運作高效、服務優質”的電商物流體系,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電商物流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先進物流裝備、技術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正借“互聯網+”春風進入強勁發展期,同時引發物流倉儲和配送需求的同步高速增長。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6.7億件,同比增長48%,其中約有70%是由國內電商產生的快遞量。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室副主任張莉認為,物流在整個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體系中至關重要,是電子商務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在電子商務當前強勁的發展態勢下,電商物流若不引入或整合資源,將在未來無法匹配上電商的快速發展。
針對電商物流當前的掣肘問題,以及順應電商未來快速發展的趨勢,《規劃》提出了七項任務及八項工程。一方面通過推進電商物流渠道下沉,將物流網絡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延伸,培育農村電商物流主體,發展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另一方面,推進行業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綜合成本。業內專家指出,“《規劃》旨在服務于電子商務未來的高速發展,重點針對當前物流成本過高的主要問題!
力推電商物流發展助益供給側改革
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潛力巨大,將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之一。中國經濟正面臨結構性調整和全面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的壓力,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將成為中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新動力,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電子商務的發展已成為因此近期國家對電子商務的支持力度空前。今年以來僅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政策就有六個。這些文件分別從培育經濟新動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促進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等方面給出了指導意見和政策支持。
物流行業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要素,其發展好壞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行業。目前我國物流費用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4年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10.6萬億,占GDP比重的16.6%,遠高于全球均值11.7%。高成本是物流網絡覆蓋不足、存在市場空白、行業標準不明晰等行業問題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是《規劃》將目標直指降低物流成本的原因。
張莉指出,《規劃》的意義在于塑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電商和物流更好結合,形成相互協同作用。電子商務的強勁發展一方面會對消費側形成有效刺激,促進新需求增長;另一方面,通過改變傳統消費模式,將對供給側改革施加影響,帶動新興行業崛起,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從消費側和供給側兩方對中國經濟發展施加積極影響。
政府應做好規劃落地護航員
與企業主動建設網上支付體系不同,電子商務和物流體系的發展完善離不開政府的推動,離不開對地區乃至全國資源的整合。政府是《規劃》落地的執行者,是整個行業發展的護航員。
我國的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目前面臨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物流網絡覆蓋不足、支撐保障體系等“硬件”不到位以及服務監管水平不足等較為突出的問題。從政府的角度出發,亟待解決以上問題。
第一是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據悉,《電子商務法》自2013年12月 正式啟動以來進展很快,預計2016年底將有望形成草案。此外,商務部在近兩年中在政策法規標準方面也做出不少突破。法律法規體系的健全將有效促進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第二是建立健全支撐保障體系,提升行業整體質量。電子商務在國內發展已有數年,但相關的標準規范體系、安全認證體系、信用體系、從業人員素質提升體系等支撐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制約了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相關體系的建立健全必須由政府主導。
第三是服務監管水平亟待創新。近年我國電子商務問題頻發,例如315晚會就對交易平臺充斥假貨、刷信譽等問題進行了曝光。傳統的監管服務手段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然顯出諸多“不適應”,只有依靠政府推進監管服務創新,才能清楚積弊,健康發展。
《規劃》的出臺為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發展繪制了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相信在《規劃》及相關政策的指引下,中國電子商務和物流將迎來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