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22-2-24 9:29
本報江蘇昆山2月11日電(記者蘇雁)日前,蘇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在江蘇昆山舉行,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增資18億美元的項目正式啟動,100畝的土地面積上每年將新增稅收2—4億元,到2022年年底,總產出將達百億元。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昆山市全力布局對外開放對內合作、現代化試點城市和共同富裕三條新賽道。其中,兩岸產業合作是最重要的平臺,昆山已累計集聚5600多家臺資企業,總投資670億美元。這一年,《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條例》正式施行,試驗區管理機構獲批,第九次部省際聯席會議再度出臺11項支持措施;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完成昆山金改區規劃編制,架構起區域金融改革的“四梁八柱”;全省首家兩岸合資消費金融公司開業運營,當年度增資20億元。目前,兩岸合作試驗區已拓展到昆山全域。
以友達光電增資這個項目為基礎,昆山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謀劃先進計算產業園區,同時大力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瞄準新興產業發展這一主攻方向,2021年,昆山市規上工業總產值邁上一萬億元的新臺階,外貿進出口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產值分別超5600億元和2800億元;推出“頭雁人才”、祖沖之攻關計劃等人才科創政策,人才資源總量達48.5萬人;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比提高至3.9%,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264家,五年翻了一番。
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現代化試點城市的建設,最終都是為了共同富裕,打造宜居宜業的新城市。昆山系統打造東部產城融合示范區、西部產業創新引領區、中部特色產業集聚區、南部江南文化樣板區和花橋數字經濟實驗區,文化基因和科技元素并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農房翻建、道路提升、數字鄉村等重點工程,確保村莊燃氣“應通盡通”,城鄉融合發展。
南京大學教授張二震認為,始終不渝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創新,這是新時代“昆山之路”的最鮮明特征。
江南二月,鶯飛草長,千燈鎮的千畝油菜花花期可待。“百姓認可的‘昆山之路’才是新時代的‘昆山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蘇州昆山有最靚麗的城市形態、最江南的文化特質、最生態的人居環境,來昆山,是走進江南,也是走向世界。”昆山市委書記周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