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生存壓力 臺灣企業“眺望”大陸物流業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5-31 9:32
“臺灣的物流企業應該與大陸企業進行策略聯盟,共同尋找生存空間。”11月27日,臺灣物流協會秘書長鐘榮欣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舉辦的“臺灣物流管理實務研討會”上向本報指出。
UPS(聯合包裹)、Fedex(聯邦快遞)和DHL(敦豪環球速遞)等國際物流巨頭近期紛紛加快了搶占中國市場步伐,而臺灣物流企業也并沒有因此放慢進軍大陸物流業的腳步。
臺灣物流企業看好大陸
“大陸貨源高長,基礎設施逐步完成,已使得臺灣物流樞紐的角色已經不保。”鐘榮欣認為,臺灣物流業正面臨生存的壓力。
臺灣物流企業看好大陸物流業的發展,特別是臺企經營的地域。“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這兩個臺企集中的區域,北京和上海地區這些連鎖經營發達的地區,也是臺灣物流重點考慮的范圍。”鐘榮欣告訴記者。
“但現在臺企還面臨投資門檻的問題。”鐘榮欣說。日前,國家外經貿部決定在全國八省市中開展外商投資物流企業的試點,允許境外投資者以合資和合作的形式設立物流企業,并可經營國際流通物流業務和第三方物流。但要求注冊資本不低于500萬美元;從事國際流通物流業務的境外投資者股份比例不超過50%;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鐘榮欣認為,對于實力相對弱小的臺企,500萬美元不足于開展全國業務,而發展區域物流則是浪費。
龐大的物流市場
“在三五年內,中國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物流市場。”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告訴記者,“日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吸引外資國,中國也即將成為全球的制造中心,這足以使得中國成為一個物流大國,但中國也應該配備第一流的物流服務。”
據世界銀行測算,2000年中國物流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7%,而國內的一些機構和學者測算為21%左右。按照這一比例計算,2001年中國的物流業總額保持2000億美元。
王德榮告訴記者,“外資在進入中國之前,往往要求有一流的物流企業為之服務,這是中國物流業騰飛面臨的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