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2-7-4 9:38
經濟日報杭州訊(記者柳文)“我們剛完成8月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時裝面料展報名,正在準備參展樣品。”近日,位于浙江紹興市越城區的桑普森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吉良告訴記者,他通過“一碼找訂單”境外代參展,收獲了不少訂單。嘗到甜頭后,他決定繼續“云”參展。
面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外貿大省浙江及時了解外貿主體急難愁盼,精準服務助企紓困,發揮數字經濟優勢,以數字化“鏈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為解決企業跨國參展難題,紹興越城區上線“一碼找訂單”應用,實現外貿訂單“一屏監測、一鍵訂單、全程掌控”的境外參展新模式,助力企業出海闖市場。今年,越城區計劃開展10場以上“一碼找訂單”境外代參展活動,覆蓋服裝、面料、紡織品、紡織機械、醫療設備等行業,涉及法國、美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推深做實線上展,是浙江激發外貿主體活力的重要手段。今年,浙江舉辦40多場出口網上交易會,組織外貿企業與采購商精準匹配。此外,浙江5333家參展企業、11791個展位“云”亮相廣交會,占全國出口展展位總數的近20%。
“國內擁有完整產業鏈,數字化手段暢通了國際貿易循環和供應鏈,讓我們有了應對挑戰的底氣和信心。”沈吉良說,浙江積極探索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幫助企業產品和服務出海,降低了外貿綜合成本。
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義烏,早已嗅到貿易數字化轉型商機。數字貿易綜合服務平臺“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平臺上線后,實體商鋪入駐超過6萬家,整合上下游200萬家中小微企業共500多萬種商品品類。
受疫情影響,現場采購不便,空運、海運價格居高不下,原定的新品發布會、訂貨會難以按期舉行等,讓飾品經營戶陶小燕的生意一度受到影響。面對困難,她把新品發布會、視頻訂貨會開到“云端”。“采購商可在平臺上了解商品,直接線上下單,成交率大大提高。”如今,陶小燕已是多家電商企業和多位“網紅主播”的核心供貨商。
一方面,中小外貿企業量大面廣,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另一方面,浙江平臺經濟發達,平臺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從生產研發、品牌營銷、服務履約、合規風控等方面,更精細地算“小賬”,提升經營效率、降低貿易風險。
“以往,跨境電商增長來自于傳統外貿在交易環節上的數字化,接下來中小外貿商家的貿易增長,或將來自于外貿全流程、全周期數字化帶來的高效和確定性。”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表示,阿里將推出全新升級的數字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涵蓋售前、售中、售后3個階段,幫助更多中小商家接得到單、發得出貨、收得到款。
政企合力,浙江外貿企穩回升。今年1月份至5月份,浙江省進出口總額達1.83萬億元,增長17.6%,增速居全國主要外貿省市前列。其中,5月份全省出口規模為歷史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