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部網 發布時間:2016-9-13 8:52
9月10日上午,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授牌暨絲路匯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線運營啟動儀式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陜西省文化廳廳長劉寬忍在致辭中希望基地能夠充分利用跨境電子商務的渠道優勢,準確傳達文化產品信息,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引導文化產品創新方向,匯聚文化貿易產品資源,通過政策創新、產業聚集和協同發展,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領先的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在拓展對外文化貿易,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啟航 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上線
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和大力推進對外文化貿易、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領下,陜西省文化廳、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依托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建設對外文化貿易進出口基地”的要求,從2014年起,以打造國家級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為標準、以開展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為核心,全力推進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經過近兩年的籌備,基地線上平臺已建設完成,于今天正式上線運營。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和國際交流合作的不斷拓展,文化貿易規模逐步擴大,文化產品出口日益活躍。但是,就目前而言,陜西文化出口在“走出去”中所占份額過低,盡管我省的文化“走出去”項目逐年增加,但絕大多數項目是政府主導的非贏利性的文化交流項目,而通過文化貿易把文化產品和服務輸送到國際文化市場上的成分較少,真正能賺到外匯、拿回“真金白銀”的項目和產品還太少。相當一部分文化產品出口是通過經紀公司代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有限。文化“走出去”運行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偏低,“走出去”的渠道和平臺有待拓展。對外文化貿易實體總體上少而弱,加上受制于信息渠道、開發成本、境外法制政策的差異以及政治風險等,出口經營的風險較大,開拓國際文化市場、出口經營的積極性不高。
建設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大力發展文化跨境電子商務,可以有效利用互聯網,拓寬文化產品的營銷渠道和市場覆蓋范圍,以文化產品為依托,快速建立起文化傳播高效、直接的新通道,助力文化強省、文化強國目標的實現。
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借助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的思路,采用“互聯網+文化+外貿”模式,積極開展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領域的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在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監管制度、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完整的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產業鏈,力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領先的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西安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區軟件新城,基地充分利用西安市及周邊區域的文化產品聚集優勢,依托市場主體,探索對外文化貿易發展新模式,做大做強文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建設成為西北乃至全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帶進來”的橋頭堡和主陣地,并著力打造“一個中心,六個平臺”。一個中心即對外文化綜合服務中心,旨在為國內外文化機構投資融資、文化產品展示交易、文化創意產品孵化、文化產品進出口配套服務提供支持。作為“一個中心”的具體載體,“六個平臺”包括絲路匯-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文化產品創意孵化平臺、文化產品大數據服務平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國際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和文化產品跨境物流平臺。
絲路匯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是我國唯一一家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旨在探索“互聯網+文化產品+跨境貿易”的新模式,并著重打造文化產品跨境貿易服務、國際文化交流展示服務、文化產業大數據服務、文化創意產品孵化服務及文化產品跨境物流服務五項核心服務,滿足眾多文化企業、藝術家及消費者的文化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