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16-10-25 8:51
“盡管拉美和中國兩個地區相距甚遠,但我們可以通過經貿往來拉近兩個地區的距離。電商對于拉美許多國家來說屬于新興事物,我們希望能夠學習中國的好經驗,為兩個地區的貿易做進一步升級。”拉丁美洲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馬克思·普埃雷東說。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上,不少來自拉丁美洲的貿易代表們和商人們都在積極地與中國企業代表們對接。其中,秘魯的特產商人維克多·托馬告訴記者,他這次來,有項重要任務就是“取經”。
拉美商人組團“取經”中國電商發展模式
“中國的電商非常發達。我這次來,想和異國的‘同行們’學習一下。看看電商能不能使我現有的生意更加便于操作,同時能不能為我帶來更多的商機。”維克多·托馬說。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陸峰看來,像維克多這樣打算在電子商務領域向中國“取經”的拉美商人是來對了地方。
“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5.6萬億人民幣,占國內當年電子商務交易額25%左右。其中,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在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例占22%,未來還將進一步發揮作用。”陸峰說。
拉丁美洲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馬克思·普埃雷東告訴記者,目前拉美南方共同市場的國際貿易額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主要涉及阿根廷、智利、巴拉圭、秘魯等國家。但目前電商只占整體經濟貢獻率的7%。
“主要原因是目前南方共同市場的國家們在電商領域不熟悉,所以我們希望和中國在跨境電商方面有更多合作,幫助拉丁美洲國家建立電商模式。拉美也希望利用新的貿易手段與中國做生意。”馬克思·普埃雷東說。
從事多年跨境電商平臺運營的聚貿電子商務公司國際合作部總監陸宏翔向記者表示,盡管他預計未來五年之內,跨境電商可能會逐步的取代傳統的國際貿易方式。但目前就拉美地區而言,主要難題還在于如何使跨境電商提升到國家高度進行推進。
“在改善貿易便利化方面,拉美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軟環境(例如行政審批效率等)和港口等硬環境目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家已在逐步改善現有的一些不利因素,試圖盡快融入國際電商的環境。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是積極的信號,這意味著未來與拉美市場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陸宏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