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6-11-21 8:11
隨著全民“買買買”的狂歡節奏,快遞業全年最繁忙的“雙十一”時刻再次來臨時,消費者網絡購物量呈現出的幾何級倍數增長,使上海物流快遞行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又一次“大考”。
據上海市郵政管理局透露,上海11月11日至16日快件攬收量預計達1億件左右;峰值日攬收量預計近2000萬件,約為日常快件攬收量的三倍左右。面對這一挑戰,上海快遞行業又是如何應對,讓快遞順利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呢?11月11日,記者專程前往上海青浦區,對滬上三家物流快遞企業進行了一番實地探訪。
上午10時,圓通速遞六樓監控中心
在圓通速遞公司六樓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全神貫注地盯著大屏幕上顯示的運營狀況。全國范圍內的82個轉運中心的視頻監控畫面一目了然,而每一輛快遞車輛的狀況,也都通過GPS系統隨時掌握。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這里涵蓋了我們的運轉管理系統和中心監控的系統。總部會通過這個系統,及時了解我們的運能配置,更加靈活完善去指導整個“雙十一”期間的資源配置情況。
據圓通速遞公司執行總裁邵斌坤介紹,去年,“雙十一”當天,圓通速遞訂單量5328萬件,根據數據預測,今年將突破2個億。攬收量去年6000萬件,今年將達到6600萬件。他們今年將重點放在了錯時錯峰和前端分流上,去提升各個環節的效率。拿出千萬元獎金獎勵時效快、服務好的一線快遞網點。在全國各個轉運中心以及一些大的加盟網點配置安檢設備,通過設備及前端比較成熟的安全監控來提升高峰期的安全管控力度,保證在高峰期間快件能夠安全送達到客戶的手中。
截止11月11日24時許,“雙十一”當天訂單總量達到8098036單,成功攬收量51911681票。訂單量、成功攬收量雙雙再獲行業第一。
下午3時,百世供應鏈上海一號倉
傳統倉庫內常見的“人找貨、人找貨架”的模式,在這里不復存在。百世供應鏈應用的“黑科技”助力,“機器人”加盟的智能化分揀系統,成為今年快遞行業奮戰“雙十一”的一大亮點。
在上海一號倉,倉儲分揀的前哨戰已經打響,4臺打印機接連不斷地吐出一張張客戶訂單。在一號倉里除了工作人員最忙碌的身影外,在貨架中穿梭不停的機器人正在“大顯身手”,這些由百世與國內頂尖團隊合作研發的智能化倉儲機器人將在這次購物季中迎來首次“尖峰大考”。
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幾臺扁扁圓圓、形似掃地機器人的倉儲機器人“身上”背著放有各色貨物的五層貨架,正在場地貨架中不停地穿梭。接收到訂單后,根據系統選取的最優路線駛向存放貨品的貨架,將其從倉儲區搬至員工配貨區,工作人員只需根據系統屏幕上提示的具體名稱取貨,并放置到相應訂單的籃子中,待配貨完成即可進入核驗打包區,配貨員全程不需要走動,在有效降低人工的勞動強度同時,還大大縮短了配貨時間,提高了準確度。
據百世供應鏈市場總監錢凱南介紹,“雙十一”期間,快遞行業的出庫量是平時的100-150倍,它完全依靠人工分揀包裝并不現實,現在引進機器人系統,3小時內即可完成1000單的分揀,10-20人的工作量只需2人即可完成。如果是平時,在機器人的配合下,云倉內只需配備200名包括技術人員在內的工作人員即可,不過由于“雙十一”期間發貨量驟增,我們還是增調了2000余名一線工作人員共同上陣。
“雙十一”凌晨,百世當天單量達到4500萬單,是去年同期量的1.5倍。
晚上8時,韻達速遞分撥中心
晚上8時,在韻達速遞廠區內,一輛龐大的、載重35噸的黃色物流車正在將完成了配貨包裝、出庫上路的“雙十一”第一批包裹送達進行分揀。
據介紹,此前貨物的分揀都由站在流水線旁站滿的員工肉眼辨別,將分屬自已片區的包裹手動取出。而今年隨著智能分揀系統的加入,這一狀況明顯改觀。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自動分揀流水線共有上下三層,二層以大件為主,三層主要是小件。在一旁的工作人員只有廖廖數名,在流水線上魚貫而入的包裹,像長了一雙“眼睛”似的,反應特別靈敏,只要一抵達指定位置,就會順勢而下,滑落相應的分揀袋中,待袋裝滿后,再由工作人員收取整理裝車。韻達速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套自動分揀流水線環長200米、托盤300余臺、運行速度2米/秒,每小時可以處理2萬余票快件,配合10余臺供件臺,近300個格口,具備薄件和非薄件的混合分揀能力,整個系統擁有高度信息化與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快件運行效率。
韻達表示,“雙十一”期間,韻達全網分撥中心將配置300臺快手系統將分撥網點單個收件臺收件速度提升至每人2500票/小時,較傳統模式提升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