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 發布時間:2017-11-28 8:53
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上,“三通一達”共同發出《桐廬倡議》。倡議書中寫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廣大快遞企業要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理念,加強行業協同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秩序。
11月24日,陳德軍、賴梅松、喻渭蛟、聶騰云四位從浙江桐廬大山走出的快遞企業家再次回到家鄉,參加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
大會最后,他們和快遞企業共同發出《桐廬倡議》,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一項倡議就是,“堅持開放合作,推進協同發展”。
倡議書中寫到,“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廣大快遞企業要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理念,加強行業協同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秩序。
Part1
換句話說就是“以后會一條心,不再無序競爭。”“三通一達”在家鄉父老面前做出如此承諾,不可謂不真心。
回顧三通一達的成長,本就是一部同舟共濟一條心的創業史。從大山走出的桐廬人,依靠鄉情、親情、友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互幫互助相互信任,才組建起了一張張快遞網絡,最終占據了全國快遞市場的半壁江山。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快遞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點也直觀地反應在兩屆快遞業大會上。當2015年第一屆快遞業大會在桐廬召開時,快遞行業還在比拼業務量。兩年時間過去了,“三通一達”都成為了上市企業,質量、安全、科技和協同發展成為第二屆快遞業大會的熱詞。
“中國快遞業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正在從單純的業務競爭向服務加生態轉型,已進入新科技、新裝備、新生態、新模式的發展階段。”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當天的演講中也呼吁,新時代中國快遞的發展需要更廣、更深、更新、更多的“協同”,才能更好地發展。
Part2
誠如賴梅松所言,快遞業到了必須要協同發展的階段。殘酷的價格戰和海量的包裹已讓基層網點和快遞員“壓力山大”,構建共同配送體系迫在眉睫。電商自建物流、落地配、眾包等新業態蓬勃興起,傳統快遞市場份額不斷被侵蝕。快遞出海要面對強大的國際巨頭,而單憑一家民營企業的實力根本無力對抗。
實際上,近年來“三通一達”的協同頻率越高越高。從2013年投資組建蜂網,到2015年參投豐巢。到了今年,“三通一達”先是參建國際超級物流樞紐eHub,后又各自出資1.6億擬聯合成立中邦物流保險公司。
在當天的快遞大會現場,“三通一達”又聯手順豐組建投資聯合體,與浙江省機場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投資建設智慧物流樞紐。
Part3
快遞企業未來應當如何協同?賴梅松認為要從行業協同、產業協同、科技協同三方面落地。
“只有行業好才是真的好,中國快遞已經具備了世界上最大的體量規模,但大而不全的現狀急待改善。行業的發展趨勢一定是競合的,聯合一定比分散強,用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優適合,才能真正的做強。”
賴梅松表示,產業的協同能幫助行業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幫助建立精準化、個性化、定制化的“從工廠到用戶、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路管理,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的物流成本;科技的協同能深入行業協同和產業協同的每一個環節,成為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最強有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