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呼吁曬曬收費路明白賬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7-24 9:52
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1571.1億元,較2013年翻了約2.4倍。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其他29個省區市的2014年度收費公路統計公報均已出爐,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余。公路要不要收費?該如何收費?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簡稱“《公報》”),公路收費問題再度引起公眾熱議。對于高速公路虧損,不少物流人士表示,“再虧損,我們真該哭了。”
收了那么多錢,咋還有巨大虧空?
公報數據顯示,25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余。其中,虧損最多的為陜西省,其次是山東、福建。根據當地發布的公報,2014年度陜西省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為182.45億元,支出總額為555.30億元,虧損多達372.85億元;山東虧損了159億元,福建虧損了150.1億元。
據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全國高速公路項目普遍收不抵支,并且大都負有巨額債務,而收費收入很大一部分是在還債。例如,2013年重慶路橋公司利潤率高達89.74%,還本付息之后甚至入不敷出。同例,據該公司2013年年報,其全年路橋費收入為3.28億元,毛利率約為91%,但支付給銀行貸款利息高達2.2億元,收費公路收費高同時虧損高的根源恰恰在此。業內人士分析,此外,高速公路工程造價、養護費用逐年上升等也是造成公路虧損的原因。
“買路錢”讓成本增加,物流人“淚流滿面”
“一方面高喊著虧損,一方面卻是揣進自己兜里的錢從沒縮水過。”濟南一物流公司負責人李先生道出心中質疑,他表示,連年收費,連年虧損,大眾輿論對于高速公司的質疑自然是水漲船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管理機制,“有疑問也是白搭,苦了干物流的。”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公路收費占到物流成本的三分一左右。過高的物流成本嚴重束縛住了物流企業發展的腳步。以至于有些物流企業戲言,能走水路運輸的決不走公路,為的就是省點“過路費”。“有媒體曾報道,全世界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公里,中國占了70%。高額物流成本會增加物流企業負擔,國家鼓勵發展物流產業,希望能盡快為物流企業減負。”李先生表示。
希望公路收費成明白賬
日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虞明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繼續堅持收費公路政策既是客觀需要,也是現實之舉”。據他透露,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和公路交通發展需求,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集中建設、加快成網的關鍵階段,公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資金需求規模依然龐大。
當前,物流行業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新引擎,而過高的路橋費卻大大加重物流企業負擔,增加了社會流通成本。“我們也不奢求實行高速公路免費,這不現實。但是,高速公路有關部門應該拿出誠意,讓高速公路收費成為一本明白賬。”劉先生說。
業內人士表示,為減少或消除公眾對于高速公路收費的質疑,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公路收費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杜絕亂收費的現象。“可以撤并不合理的收費站點,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費標準,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標準,要將公路收入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面,不能讓它淪為亂收費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