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網 發布時間:2018-4-24 9:6
4月18日,“GIIS2018中國冷鏈物流領袖峰會”在北京盛大召開。在上午的圓桌論壇環節,棋盤資本創始人馬宏、中金甲子執行總經理李明、新希望鮮生活冷鏈商務發展部部長許云龍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消費升級時代,冷鏈物流企業如何先聲奪人?”參與了討論。
李成立自稱是冷鏈行業的新兵,他從如今的新零售業態出發,來觀察冷鏈物流行業的未來風向。他表示,隨著如今新零售業態的火熱發展,冷鏈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發展機會。不同于互聯網創業,冷鏈物流則是產業創新,必然要以產業為基礎。冷鏈物流擁有很深的運營壁壘、資源壁壘,與普貨物流相比,技術要求也更高。所以,中金選擇在冷鏈產業里投資,一般會選擇已經有長期布局、有一定貨源基礎,并且愿意為新零售、新餐飲業態做出一些適應性業務改變的企業。
依據近年來的業務實踐,許云龍認識到冷鏈物流不應該僅僅是企業運營的成本,還有可能成為利潤增長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新希望把原有的企業物流慢慢轉變成第三方物流企業,并謀求從中獲得利潤。為了讓物流板塊快速壯大,新希望選擇區域內的有優勢的、有特色的冷鏈企業進行合作或者并購。
關于冷鏈行業的并購與整合,馬宏則認為,依據快遞領域的發展趨勢,冷鏈物流行業未來也必然將經歷跑馬圈地、重組并購、全面洗牌,最終形成以少數幾家的頭部冷鏈企業主導的行業格局。在他的觀察中,新零售業態下的物流行業發展,科技起到了更為關鍵的作用。與此同時,新零售末端配送過程中,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則是他擔憂的一個問題。
許云龍還認為,未來物流企業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必然由僅僅提供物流服務向提供商貿、金融等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轉型。物流業務的成本不斷被壓縮,靠物流環節來賺取利潤的時代已然過去,小三方物流必然都將死去,供應鏈企業將崛起。
不管是物流企業還是將來的供應鏈企業,或許盈利方式都將發生變化。對此,李成立則表示,不僅僅如此,過去的冷庫與倉儲,是生產型企業用來長期儲存的,制冷裝置傳統、自動化水平不高。為了適應當下的新零售業態的發展,冷庫倉儲也將前置、分散化、碎片化,為適應商品快速分撥的需求,多溫區制冷的小倉庫代替單一制冷模式的大倉庫。另外,除了物流網絡的節點會發生變化外,各個節點之間如何用“流”連接起來,才是關鍵。這就包括了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的整合,考驗的是綜合實力。
由以上嘉賓的觀點,可以得出,隨著新零售業態下對商流的重構,對于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消費場景下碎片化需求、快速響應的新特點,冷鏈物流網絡需要從節點和節點之間的“流”上進行全面的重構。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物流企業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即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了綜合實力的競爭,甚至小三方冷鏈企業在逐漸消失,未來將迎來適應新零售場景的冷鏈供應鏈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