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電子政務網 發布時間:2018-5-15 9:15
任何事物的成長都有積極與消極的一面,就如同科技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困擾。
據記者了解,自5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啟動實施,其中涉及快遞行業、移動通信轉售商用、共享單車、自動駕駛等等。此次新規的落地將對科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規范行業發展。
當然了,對于某些行業來說,新規帶來的短期陣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從長期來看,無論對于行業的業態發展還是消費者而言都是福音。
就拿《快遞暫行條例》舉例來說,這是國內第一部針對快遞行業的行政法規,此次新規針對快遞員不通知收件人直接把快遞放到智能快遞柜等情況進行了規范管理,要求快遞企業應當將快遞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收件人指定的代收點,并告知收件人。
而對于共享單車行業來說,從2017年4月,北京市首次為共享單車“定規矩”,發布《北京市鼓勵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來,今年北京市已經在東城、西城、朝陽等多個區縣進行共享單車“入欄結算”。
近日,記者從通州區有關部門了解到,2018年通州區也將全面實現共享單車停入電子圍欄否則無法終止計費措施。對于共享單車企業來說,電子圍欄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管理運維的成本,還能夠促進用戶形成合理用車的習慣,是雙贏的好事。并且,通過企業平臺采集的數據,能夠對此地區的規劃進行補充,達到治理亂停亂放的目的。
坦白講,無論是快遞行業還是共享單車行業,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只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過程,而此次新規對行業的影響只能說是一次正常監管,從頂層逐步規范行業。企業也不要談監管色變,只有行業主體發揮合力作用,才能助力行業實現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