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物流業發展瓶頸何在?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8-5 9:4
現代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引擎。近幾年來,聊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物資流通量急劇增多,2014年,全市的貨運量達15891萬噸,貨運周轉量達4006376萬噸公里。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現代物流來支撐。但近日,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物流市場散、亂、小,成為制約聊城物流整體發展的瓶頸。
整體物流水平較低。市交通運輸局運管處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道路貨物運輸企業1200余家,貨運車輛38000輛。除去千千佳物流、金羊物流、宇通物流、廣大物流等少數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較高的物流企業外,其他的物流企業不僅規模小、功能單一,形不成網絡優勢,并且組織化、系統化、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操作科技含量不高。聊城物流商會的有關人士介紹,各中小專線運輸企業一方面各自為戰,資源難以共享;另一方面,由于勢單力薄,難以博取大客戶青睞,只能做一些小單。特別是在油價高企、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專線物流企業利潤日益減少,很多甚至處在虧損狀態。這導致了物流企業之間低價、惡性競爭,導致逃單、損貨、騙貨等行為屢屢發生。
產品企業、物流企業各自的定位分工和功能不清晰。物流外包是國際上一種通用的物流運作模式,但我市物流外包水平較低。據統計,信發集團每年的物流成本支出達40多億元,祥光銅業年物資流通量600多萬噸,這兩家大型企業都存在很多分(子)公司,且都相對獨立的運作本公司物流業務,尚未形成整體上的物流資源優勢,不利于現代物流的發展和應用。同時,一些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個體配貨站點以種種方式,低廉的成本、簡單的物流操作形式,控制著相當大的物流資源,這一方面引起物流市場不規范運作加劇,另一方面也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社會不穩定因素。
有形物流市場作用未顯現。目前聊城香江市場、鋼管城、建材市場、蔬菜市場等貨物集散基地基本形成。但在流通環節,組織化程度還相對低下。聊城市大物流中心建設規劃已經完成,但是市場活躍還有一個培育過程。在貨物集散相對集中區域,規劃建設多個配套服務的物流有型市場,是目前較為迫切的任務。香江市場周圍聚集了一批為香江商戶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登高物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登高說,“我們的業務都在香江,現在我們都是各自尋找各自的經營地點,條件也很差,盼望就近能建立一個大型的物流市場,方便我們開展業務。”
物流運作科技含量低。目前,聊城市還沒有一家較為成熟的,業務覆蓋面較為寬廣的物流信息平臺,物流企業和客戶企業信息聯接紐帶效率低下。絕大部分的物流企業不能實現對貨物的實時監控,客戶也不能在網上查詢到自己的貨物運輸流向。
企業亟待政府部門的強力支持。在競爭慘烈的情況下,物流企業需要抱團取暖,需要政府的政策、資金的支持,登高物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登高說,現在雖然成立了聊城市物流商會,但是與相關部門溝通、交流的渠道較少,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多搞些調研,對癥下藥出臺相關政策,更好地支持物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