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3-22 9:47 編輯:方方
2018年1月,德邦快遞成為首家以IPO方式在國內上市的快遞企業。
走向資本市場的德邦快遞,更在2018年完成了一次戰略轉變,發布了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大件快遞產品。曾經的“零擔之王”以靈活的姿態完成轉身,在大件快遞的這塊新戰場上悄然搶奪先機。
2018年上半年,德邦快遞實現了快遞件量1.74億票,同比增長54.40%;快遞收入44.55億元,同比增長58.65%,快遞業務票均收入為 25.68 元,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
如此漂亮的成績單,是德邦快遞華麗轉身的開始,而背后是德邦快遞在網絡、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升級,以及人才戰略的厚積薄發。
群雄逐鹿 德邦快遞率先定義大件快遞
德邦快遞的上市籌劃已久,落子時機恰到好處。
早在2013年,奪得零擔“王位”的德邦快遞就已經顯露出了對快遞業務的野心,并在隨后幾年耐心地完成了在快遞市場的跑馬圈地和品牌塑造。
德邦快遞董事長崔維星認為,中國的(物流市場)結構是梯形的,從快遞到零擔,再到整車依次增大。在電商飛速發展的催化下,中國的運輸市場很快就會迎來沙漏狀,將有很大一部分零擔市場變成大件快遞市場。
話音剛落,順豐、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就在2018年不約而同發力大件快遞,所有的上市快遞企業都正式布局了大件快遞產品。
其實快遞企業對大件快遞的興趣也是路人皆知,但礙于資金資源分散,大小件業務難以兼顧,快遞企業對大件快遞的投入始終不夠堅決,規模也就上不去。
盡管多個實力雄厚的快遞企業推出了大件快遞服務,但產品不完整、配備不專業、服務不到位等諸多問題,一直是阻礙這些企業進入大件快遞市場的壁壘。
申通去年經歷了從1.3億元注資快捷占股10%,到雙方劍拔弩張。兩家合資成立“申通岑達”后,業務量不升反降,整個網絡處于虧損狀態,最后不得不宣布停運,申通的大件快遞計劃也只能暫緩。其他幾家以收購方式進入大件快遞市場的快遞企業,前景同樣有待觀察。
而完成上市的德邦快遞,很快就借資本之力應戰。在去年7月正式更名后,德邦快遞推出全新的“3.60大件快遞產品”,其對快遞市場的雄心表露無遺。
依托行業領先的末端運營能力,德邦快遞在末端配送上為用戶省力,以物流級的價格為用戶省錢,以“門到門”的服務為用戶省心,解決了大件快遞“最后一百米”落地難的關鍵問題。實際上,大件快遞做到像普通小件一樣上門,德邦快遞是先行者,是最早開始顛覆行業里大件重件“不上樓、不接收、難送達”等情況的快遞公司。
全面轉型 技術+網絡+人才支撐服務升級
要從零擔物流王者轉身為大件快遞的領跑者,只靠推出一個新產品、砸下一筆巨資是不能實現的。德邦快遞對服務、網絡、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戰略規劃以及細節設計,也都在去年作出了調整。
技術
去年11月14日,長約4米的德邦快遞無人駕駛貨車走上杭州街頭,這是我國快遞行業第一輛商用的無人駕駛貨車,也是德邦快遞專注用技術打通全鏈路、提升產品服務質量的亮點之一。
實際上,德邦快遞在登陸A股后對無人駕駛、轉運系統和智能服務等方面的投入都在不斷加大。
目前,德邦快遞已形成近千人的科技研發團隊,擁有117個IT專有系統,每年對科技的投入占到營收的兩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德邦快遞2017年正式啟動數字孿生中心,布置了運營總覽、拉燈預警和大屏診斷三大模塊。截至2018年底,該中心可顯示全國126家外場、一萬多個網點的全景視頻,實現了全鏈條的數字化精細管理。
此外,德邦快遞已經上線的車載稱重設備,能節省掃描人員80%的工作量,而其正在研發的新一代3D測量PDA,可以幫助快遞員把量方效率提升70%以上。
人才
快遞歸根結底是一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從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到一線配送人員,德邦快遞建立起了體系完整而清晰的人才庫、人才培養機制和激勵機制。
2006年,德邦快遞在業內率先通過校園招聘招募人才,到2017年累計校園招聘本科生超過1萬名,碩士研究生1000多名,博士幾十人。2012-2018年,德邦快遞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年度最佳雇主”。
對內,德邦快遞還在2003年成立了德邦大學,自行培訓員工和高管,為優秀員工建立暢通的晉升渠道,并建立儲備干部選拔體系。目前,德邦快遞98.5%的管理干部都是從內部培養產生,平均年齡只有28歲。
德邦快遞對一線快遞員的激勵措施更是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2018年初召開的年會上,德邦快遞用價值820萬元的黃金,獎勵82名“金星快遞員”(績效考核最優的快遞員)。而在今年,德邦快遞的“金星快遞員”增加到234名,德邦快遞則相應發給他們2340萬元的金磚年終獎。這數千萬級別的獎金,對于辛苦了一整年的大件快遞員們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網絡
2017年10月,德邦快遞的服務網點還不到一萬家。上市僅僅半年后,借助直營網點和事業合伙人網點雙管齊下的靈活制度,德邦快遞的網點迅速破萬,達到了10641個網點,其中直營網點6016個,事業合伙人網點4625個。
目前,德邦快遞區縣覆蓋率達到96%,鄉鎮覆蓋率達到94%,自有車輛11328臺,全國分撥中心146個,中轉場操作面積149萬平,實現了全國網點的高效連接,并在多個區域實現了60公斤以內的大件快遞次日達。
服務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預測,到2020年,大家電、家裝等品類的商品在電商平臺滲透率將分別達到55%和25%。隨著消費者對大件服務需求的高漲,如何從根源上解決“大件歧視”,成為了快遞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大件歧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激勵機制不平衡:快遞員送大件比送小件更費時費力,但由于大件業務量小,送大件卻不如送小件收入高。另外,傳統小件快遞公司的運營體系和硬件條件支撐不了大件派送,這讓“大件歧視”變得更加難以破除。
從零擔物流轉型大件快遞,德邦快遞極為重視解決用戶痛點。德邦快遞董事長崔維星日前在講話中表示,大件快遞就是德邦快遞的命,送貨上樓就是大件快遞的命根子,也是德邦快遞的命根子。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德邦快遞才能依托技術、人才和網絡等方面的全面轉型,破解服務難題,把“送貨上樓”變成了品牌標簽,讓自己的服務水平領先于行業。
《中國大件快遞白皮書》顯示,德邦快遞不僅是大件快遞市場的開創者,也是市場上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一方。加上德邦快遞率先定義了大件快遞的服務標準,在其上市一周年之際,德邦快遞已拉大了與身后競爭對手之間的距離。
我們所見證的正是這樣一家零擔企業,如何通過技術研發、人才激勵和服務升級,成功轉型快遞業務、開創大件快遞市場,完成了從闖入者到領跑者的華麗轉身。